让儿童阅读不再成为梦想论文

让儿童阅读不再成为梦想论文

ID:10503491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让儿童阅读不再成为梦想论文_第1页
让儿童阅读不再成为梦想论文_第2页
让儿童阅读不再成为梦想论文_第3页
让儿童阅读不再成为梦想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让儿童阅读不再成为梦想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儿童阅读不再成为梦想论文..有感于上海师范大学商友敬教授的这样一段话:“我有一个梦想,梦想所有的老师都爱学生,梦想所有的学生都爱他们的老师……让学生打开精神空间,尽享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直到他们中年、老年时还能想起自己的点灯人。没有梦想的人生是灰色的人生;没有梦想的教育是黑色的教育;没有梦想的老师是可怜的口力劳动者。”据有关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本该为孩子带来快乐,充实孩子心灵的阅读成为可有可无的选择..,阅读的“功利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曾几何时,充满想象力的孩子只能被动接受现成的答案

2、,他们不能也不愿展开想象的翅膀,爱做“白日梦”的儿童也变得越来越成人化。英国当代著名青少年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中提到儿童阅读的“三种分享”理论,它对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爱上阅读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所在课题组在指导儿童阅读方面的实践,具体来谈谈利用这“三种分享”理论进行的相关探索与点滴反思。一、分享热情——探索儿童阅读导读课的情境渲染朋友间对一本书展开讨论,经常是因为希望别人也能分享自己对该书的狂热。——艾登·钱伯斯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我最近读的这本书真是太棒了,你读过吗?”对于尚

3、未接触过这本“太棒了”的书的人来说,他们就会很想知道这本书究竟在谈些“什么”。这“什么”二字真的很耐人寻味,把儿童的阅读推荐放到课堂中来,是阅读导读课应该完成的任务。美国著名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在他所著的《朗读手册》中说:“人与书并不是先天互相吸引的,开始时,必须有媒介——父母、亲戚、邻居、老师或图书管理员,将书带到孩子的世界。”而在导读课中,老师就是一种媒介。例如,在推荐绘本《獾的礼物》这本书时,我们课题组的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介绍方式:师:孩子们,老师今天和你们一起共读一本书。(出示绘本,指着一幅插图)认识吗?生

4、:这是一只獾。师: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獾?(由学生畅所欲言)今天的故事就从这幅图开始,从这只獾开始。(音乐起)师:(指着封面)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介绍封面人物)师:打开书,你又看到了什么?生:绿色的扉页。师:其实这是绘本的环衬,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讲述和生命有关的故事。(一段动情的讲述)师:讲到这,大家猜猜獾到哪里去了?会不会回来?(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师:请大家继续往下听。(在音乐中讲述)故事读到这,你还想再看看獾的图片吗?你希望獾回来吗?你们还想看这本书吗?它就是《獾的礼物》。这堂

5、导读课上得相当成功,听课的学生很多都流下了眼泪,虽然绘本的文字很少,但是它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绝不是我们认为的传统意义上的图画书——给幼儿园的孩子读的。事实证明,小学阶段的孩子完全有必要读读世界著名的绘本读物。老师对绘本是如此的热情,那我们又将如何把这种热情分享给学生呢?情境的渲染就显得很重要。这种情境包括音乐、老师的讲述等多方面元素。在这堂课中老师始终用温暖的、可亲的语调向学生娓娓道来一个感人的故事,再加上一段优美的音乐。孩子被带到了书中,带到了情节的跌宕起伏之中,为书中的獾和朋友的甜蜜相处而欢笑,又为獾的孤独

6、离去而哭泣。没有规定的作业,没有紧张的提问,有的只是朋友间轻松的对答,一切显得是那么自然,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獾,爱上了《獾的礼物》。在这样的情境中,使每一个孩子似乎都回想起幼年在妈妈的怀抱,听着一个又一个醉人的故事入梦,老师的热情在深情地讲述中被每一个听故事的人所分享。但是,这种以讲述的方式进行的阅读导读课要避免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讲述”不是讲故事,老师要做到心中有“书”,能对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裁减,以便适合课堂的节奏,而不是照本宣科;二是“讲述”不是“忘我”进行,要做到书中有“我”,这就是要体现老师的价值

7、判断,个人风格,在讲述中要能看出老师对书的理解与再解读,这才能使学生拉近与书的距离,分享你的热情;三是“讲述”不是“目空一切”,要做到“目中有人”,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进行调整,要有一定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不让书籍的推荐变成一个人的舞台,那也就失去了讲述推荐的根本意义。二、分享困惑——探索儿童阅读交流课的个性张扬读一本书,有时候我们也可能用一种评论的口吻来发表对故事情节的困惑……我之所以强调“特定时空中的读书团体”,是因为不同团体对同一本书的认识有所不同,甚至同一群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重新讨论同一本

8、书所得的结论都不会相同。——艾登·钱伯斯一般认为,评论是一种经过专业训练的成人才能从事的活动,它不是天生的本领。而在我们以往的经验中,分析评论最能让人对阅读倒胃口,所以很多老师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鲜有采用全班评论的方式,生怕一不小心落入“应试”的怪圈,把学生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阅读兴趣给打消了。其实,儿童是天生的评论家,私下里,儿童总是对自己的意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