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应该重视文本教学

中学语文应该重视文本教学

ID:10506748

大小:6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7

中学语文应该重视文本教学  _第1页
中学语文应该重视文本教学  _第2页
中学语文应该重视文本教学  _第3页
中学语文应该重视文本教学  _第4页
中学语文应该重视文本教学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应该重视文本教学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语文应该重视文本教学[摘要]文本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优良传统,在实施新课标的第八次“课改”、“教改”方兴未艾之际,却遭到一定程度的淡化与轻视。时尚的人们高度倡导“用教材教”,鄙夷并且渐渐远离体现文本教学的“教教材”。本文对文本教学的问题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评析,指出“用教材教”和“教教材”二者看似矛盾实则辨证统一的密切关系,并强调后者(也即文本教学)在中学语文中的特殊地位与重要意义。同时也给想要拨乱反正而可能矫枉过正的同行们提供一个参考。[关键词]中学语文文本教学新课标用教材教教教材一、中学语文对教材文本的处理问题中学语文作为一门独立存在的重要学科,其地位显然是无可争议的。

2、然而就是这样一门学科,对自己的性质定义和内容处理,却一再遭遇尴尬的处境与颠覆的命运:第一,什么是“语文”(什么是“语文课”)?长期以来一直颇有众说,难得共识。某种对语文性质定位的说法或理论也许会引领潮流,风骚一时,但在同时或至多过后一阵,也就会遭到不同程度的质疑、非议乃至否定。直到近年来国家颁布和施行《语文课程标准》,学界的声音才有渐渐趋于一致的势头,但也并不意味着从此就没有不同的态度和表达。第二,语文的教材该选什么、教什么、怎么教?这个问题当然与第一个问题有必然关系,因为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内容,语文课对其教材内容的取舍同样是由它的性质决定了的。——这样,由于定性的不确定(或“不稳定”)

3、,语文教材的内容也就呈现出视角的、观念的或者评价的多样性和反复性:有的文本在某一时被奉为经典至尊,在另一时则可能被视作反面,不名一文;而与之相反的选材局面,亦可同样出现。但更为左右中学语文对自己的内容作出处理的还不止于此。如果说选什么文章进入语文教材,还只是个由语文性质导致的难题的话,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待教材选文的态度和方式,则可能成为语文的致命硬伤。——“用怎样的教材教”,在现代开放的社会背景下,也许既不需要也不可能有唯一、确定的答案,空间是无比广阔的,具有无穷的可能性,难题终可克服。而“怎样用教材教”,“用教材怎样教”,虽然看起来像是技术或者说操作上的命题,却在事实上更加接近语文的本质

4、,因此对于语文学科,也更加具有影响力甚至决定作用。我们对于语文的认识、理解直到界定,实际上都是立足于某一个(同时也是无数个)具体的语文文本的。在现实的语文学科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教材文本的阅读、阐释和解析,以及渗透于教材文本教学中的相关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习得、语文素养的培育等等,始终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不二法门。这样,中学语文秉承儒学教育传统,立足于文本的“教教材”模式,几乎固定地呈存于建国以来语文教学的主阵地。——“用教材教”的声音虽然不绝于耳,但那只是个方法上的争议,其根本不离教材文本,其前提不外教材文本,其重心不失教材文本。中学语文突出文本教学的“教教材”由来已久也贻误颇多。

5、新课标颁行之前,语文课曾经被当成工具课、文学课或者政治课来上。工具课,教材是现成的语言材料,引入语法体系串讲分析即可;文学课,教材是理想的文学样本,运用文学理论阅读赏析就好;政治课,教材是鲜活的思想素材,加以意识形态引导评析便行。总之不管奉行哪种理念,都将所用教材当作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教学依据。因而,对教材的剖解、讲析、传授,成为教师们日复一日翻来覆去的教学方法;对教材的理解、记忆、吃透,也成为学生们课复一课永无休止的学习目的。再加上当时“考试指挥棒”的方向也不外是教材,“考什么教什么”,更是从本质上即决定了教材是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学生的学习目标,虽然它同时也作为方法或者说教学的手段

6、,但相比之下,已经无关紧要了——既然目标能够直接实现,还多余地去争讨方法做什么呢?今天回顾中学语文曾经的失误,显而易见地简而言之,是走进了过分倚重文本、极度强调“教教材”的死胡同。教材或者是语法知识的载体,或者是意识形态的附庸;或者,在很小的范围内,是文学鉴赏的蓝本。更为准确的说法,“教教材”的语文课是工具课和政治课的大杂烩,偶尔加上一点点文学做调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教教材”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用教材教”的做法(对教材文本的狭隘理解、片面处理和异化使用。),走上了异常恶劣的极端:教材只有一种既定而号称“标准”的分析和理解(工具的加政治的,甚至可以包括文学的);考试只有一个来自教

7、材的既定而同样号称“标准”的答案。——于是,严重窒息了语文生命力的中学语文教育,得到了“祸国殃民”“误尽苍生”的声讨与批判。虽然这些声音有言过其实之嫌,却意味着一场如火如荼的大变革势所难免,势在必行。或者,这场变革会演化成对文本教学、对“教教材”的批判否定和彻底清算?二、新课标背景下文本教学的淡化或缺失新课标颁布和普遍施行以后,语文课突出文本教学,“教教材”似乎成了一个可怜的笑话。流行的话语是“用教材教”,以及由之引发的一系列的所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