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做——课堂教学更有效

我这样做——课堂教学更有效

ID:10518609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我这样做——课堂教学更有效_第1页
我这样做——课堂教学更有效_第2页
我这样做——课堂教学更有效_第3页
我这样做——课堂教学更有效_第4页
我这样做——课堂教学更有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这样做——课堂教学更有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这样做——课堂教学更有效【摘要】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当前,导致课堂教学效益不高的原因:一是教师观念旧,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二是教师有惰性,常有拿来主义,鲜有创新精神。三是教师关注点有偏差,教学时只关注教,忽视学生的动态生成。四是教师反思少。因此,本文就如何使课堂有效作一个探讨。【关键词】有效课堂;有效教学;教学过程优化Idoso——MoreeffectiveclassroomteachingLin-qing【Abstract】Theimplementationofeffectiveteaching,thekeyfactorist

2、heteacher.Current,intheclassroomteachingefficiencyisnothighreason:one、TheoldconceptofTeachers,withnewmaterials,singingthelastsong.two、Theteacherwithaninert,oftentakedoctrine,rearlyhasthespiritofinnovationthree、Taechersfocusdeviation,teachingfocusonlyonTeaching,thestudentsignoredthe

3、dynamicallygenerated.four、Teachereflectionless.【Keywords】EffectiveclassroomEffectiveteachingOptimizationofteaching5process有效课堂是指什么?专家钱志亮是这样解释的: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掌握规定教学内容的教学叫有效教学。单位时间内高效、高质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堂叫有效课堂。有效课堂的含义包括:1、以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为基础,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2、教学过程优化,单位时间里教学效率高。3、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绝大多数学生充

4、分参与。4、组合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5、课堂的每个环节都体现出有效性。为了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我是这样做的:1.用直观、形象的物体,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最简单的方法,灵活的掌握最多最难最实用的知识。如:学到“神经系统的组成”的内容时,我为了讲清“神经”这个专业术语,就拿了根课前准备的电线,告诉同学们,电线外包着的橡胶就是结缔组织膜,里面的铜丝就是神经纤维,橡胶和铜丝组合起来是电线,而结缔组织膜和神经纤维组合起来就是神经了。我把这个办法告诉了同事,他们也认为很直观,能有效地区别了“神经”和“神经纤维”这些专业术语。5又如关于“嫁接”的知识,告诉学生:从字

5、面上理解,一个嫁出去,一个接收,那么肯定要有两种植物。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接穗和砧木。本人用一个圆柱形的圆筒作砧木,在圆筒的外面紧贴着包一层纸(相当于树皮),在这层纸上划一个“T”型缺口。再用另外颜色的纸剪一棵枝芽作接穗,这样就非常形象理解接穗和砧木了。接着,指着接穗树皮内侧,告诉学生滑滑的部分就是形成层。再指着砧木“T”缺口树干滑滑的部分告诉学生那也是形成层。通过模型让学生很容易明白: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一定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提高成活率。关于怎么选择接穗和砧木,用鸭梨和野梨作例子,稍加点拨,学生就明白:好吃的、难种的或想要的等放在上面作接穗;不好吃的

6、、易种的或抗病力强的等放在下面作砧木。用实物的例子还有很多,如静脉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肾小球等,都可用实物,让学生轻松、直接、形象地理解掌握。不仅使课堂有效,还可缓解应试带来的压力。2.认真备课,专研教材,做一定量相关内容的习题,从习题中选出一些便于学生理解本节内容的例子。如:在学到关于探究实验中的“单一变量”和“对照实验”的有关知识时,不管老师在上课时怎么讲解。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中反馈来的信息,好像学生都明白了。但从交上来的实验报告中发现:很多学生还是不理解。后来,本人就用从一个练习试卷中获得的习题作例子。5这个例子的题目是这样的:有调查显示:

7、抹布中细菌总数一般为每平方米一万到一亿个,大肠杆菌为每平方米100万个。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抹布才能使我们更健康呢——晾干?还是顺手丢在一边下次再用?李明同学设计了以下的探究实验。使用过后将A抹布晾干、B抹布保持湿润,然后比较A、B抹布上的细菌数量,如此重复几次。问:李明设计的实验有没有缺陷?如果有,主要体现在哪里?该怎样改进?以上这道习题90%以上的学生都用两块抹布,也就是对“单一变量”不理解。通过解答这道习题,把一块湿抹布分成两半,一半晾干,一半丢在一边。学生很容易就明白“单一变量”除了一个条件外,如本题中“水”的多少外,其它条件几乎都一样。要对照的干与

8、湿也是围绕“水”这个条件来比较的。老师做题要用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