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氏评估模型在企业培训效果评估中的运用研究开题报告

柯氏评估模型在企业培训效果评估中的运用研究开题报告

ID:10519624

大小: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柯氏评估模型在企业培训效果评估中的运用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柯氏评估模型在企业培训效果评估中的运用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柯氏评估模型在企业培训效果评估中的运用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柯氏评估模型在企业培训效果评估中的运用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柯氏评估模型在企业培训效果评估中的运用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柯氏评估模型在企业培训效果评估中的运用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柯氏评估模型在企业培训效果评估中的运用研究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随着竞争地加剧,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培训。当培训被视为企业的一项人力资本投资活动,其投资回报率成为企业衡量和评价培训活动的一个指标,培训效果评估的重要性日渐受到企业的关注。柯氏评估模型是国外企业培训效果评估中常用的一种评估模型,近年来在我国企业中也开始使用,并有逐渐铺开的趋势。作为一种新事物,同时由于柯氏评估模型本身的特点,在具体的操作中存在许多难点,影响了它的推广和应用。本课题试图通过问卷和访谈,对我国企业柯氏评估模型的应用

2、展开一系列的调查,了解柯氏评估模型在我国企业培训评估中运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如何在企业中更好地运用柯氏评估模型,使企业更好地发挥柯氏评估模型的作用,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培训决策。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研究目标(一)国外研究的历史、现状柯氏评估模型是一种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及结果层四个层次分别评估被培训者的满意程度、测定被培训者的学习获得程度、考察被培训者的培训所获得的知识运用程度及计算培训创出的经济效益的一种培训效果评估的工具。柯氏培训评估模型最早是由国际著名学者威斯康辛大学管理学院任教30年的教授唐

3、纳德•柯克帕特里克(Donald.L.Kirkpatrick)基于其工作中实际的应用并在1959年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其初始概念。当时的Donald.L.Kirkpatrick没有称其为各层次,也没有造出Kirkpatrick四层次模型这个词,他只是从反映、学习、行为、结果四个至今不可或缺的关键词来评估培训效果。1993年,Donald.L.Kirkpatrick才为这个模型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评估培训项目:四层次模型》(Berrett-Koehler,1993),书中不仅要求观察学员的反应和检查学员的学习结果,而且强调衡量

4、培训前后的表现和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这才是柯氏四层次模型的正式诞生。Hmablin(1965)和krpatriek(1965)“四级评估模型”基础之上增加了对组织目标层级的评估,就是评估培训项目对组织盈利能力和对抗危机能力的影响,将培训结果和企业战略目标一致性进行检验,以评价企业培训是否达到了设定的效果。学者GergeAl1iger和ElizabethJanak(1993)针对柯氏模型在实践应用中出现的一些不足,指出培训是一个完整连续的过程,培训效果的评估不应该只是作为一个提高组织绩效的方法,它还是一个完整培训过程中重要的

5、一个部分。学者JohnToplis,DaveWallisandWendyFountain在1993年提出了柯氏改良模型。Phillips(1994)也提出了一个培训效果的“五级评估模型”,他在KiPkrartiek“四级评估模型”基础之上增加了对培训投资回报率的计算,但实际上就是对第四层进行数据分析,因此其实质还是柯氏模型。考夫曼(Kaumfan,1995)发现了柯克帕特里克四级评估模型中有关培训资源的耗费以及培训对外界的影响这两方面缺陷,并对其加以修正和增补,设计了考夫曼五级评估模型。迄今为止,柯氏评估现任掌门人Dona

6、ld.L.Kirkpatrick的儿子——詹姆斯•柯克派屈克博士,在全球各个地区对培训项目评估能力的职业人士进行柯氏四级评估模型的认证课程的培训。(二)国内研究的历史、现状我国企业对培训评估的关注和相关研究比较晚。1999年5月,中新人才产业有限公司在佳景市场研究公司的支持下,对北京地区部分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本调研共涉及15个行业,121家企业,其中大中型国有企业42家,大中型民营企业38家,外资企业41家,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座谈会和深度访谈三种方式结合的方法。该调查结果显示,在培训评估方面,仅有6%的企业在培训之

7、后曾对培训工作进行过评估。2001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张文贤教授接受宝钢股份公司的委托,对宝钢股份公司的培训进行了投入产出的评估。经过历时半年的研究,在人力资本定价理论研究基础之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评估企业整体培训投入产出的会计计量模型。晏秋阳、曹亚克(2002)通过数学模型分析了培训评估中硬指标和软指标的有效性,并采用硬指标和软指标以及软硬综合指标,建立了培训效果评估模式。徐宝侠(2003)认为培训评估的时机与方法培训效果评估的时机一般是:培训结业时评估和回去工作后的表现。华北电力大学的熊敏鹏、杨晓东(2007)认为回报率计

8、量和柯式四层次的评价模式,前者不能全面地衡量培训所产生的价值,而后者则评价过于感性。他们借鉴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认为这样的方法可以平衡这些要素。广东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内部工程师财务软件技术培训课程从柯克帕特里克模型的四个层次进行评估实践,认为因为存在着跨度时间较长、成本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