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道之思——兼论美的本质问题

技、道之思——兼论美的本质问题

ID:10536615

大小:6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7

技、道之思——兼论美的本质问题  _第1页
技、道之思——兼论美的本质问题  _第2页
技、道之思——兼论美的本质问题  _第3页
技、道之思——兼论美的本质问题  _第4页
技、道之思——兼论美的本质问题  _第5页
资源描述:

《技、道之思——兼论美的本质问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技、道之思——兼论美的本质问题  〔摘要〕技与道的关系是庄子哲学尤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庄子的道既是本体论、认识论,又是方法论、实践论。庄子的认识论和实践论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庄子的技不同于以动力机械为特征的现代技术,而是更多地与艺相通,与个体心灵的创造性相关,能在超越层面上与道合一而游于自由之境。技低于道,但能载道,道又是技的出发点,亦是道的升华和飞跃,技与道是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出神入化、得心应手的技艺操作所达到的技道合一的境界实际上就是一种审美的自由境界,而美也因此成为实践活动的自由形式。  〔

2、关键词〕技;道;技道合一;审美;自由  Abstract:TherelationshipbetportantquestioninthephilosophyofZhuangzi.Zhuangzi’sTaoisnotonlytheontologyandtheepistemology,butalsothemethodologyandthepositivism.Zhuangzi’sepistemologyandpositivismarebinedthemoderntechnologyechanism,butismor

3、einterlinkedind’screativity.Zhuangzi’sJicanbeintegratedationandsurmountingofTao.JiandTaoareindiscerptibletoeachother.TheintegrationofJiandTaobyskilledpracticeinfactisakindofestheticfreerealm,andtheaestheticsisalsothefreeformofpracticalactivities.  Key    中国

4、古代“技术”一词有其自身独特的意义,它横跨物质和精神两大领域,这包含了现代学术界对技术的两种划分:物质生产技术与“心理技术或内在的生命技术”〔1〕。正因包含这双重功能,中国古代技术才具有了摆脱物质功利的桎梏而趋向于形而上学的精神超越之追求。庄子由技至道、技道合一的思想便是其典型体现。作为审美之道的发现者,庄子赋予技以审美意义,并把道的理念渗透到技之中,从而使技超越于具体狭隘的实用功利,升华为技道合一的至美至乐的精神境界,也即审美的自由境界。    一    技与道的思想直接而集中地体现于《庄子·养生主》中“庖

5、丁解牛”的典故。寓言故事本在阐释养生之道,但其中所展现出的由技至道、技道合一的理念,对后世的艺术创造乃至人们生活实践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老子一样,庄子也把道看成是世界的本体、本源。他明确地讲:“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2〕“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3〕同时,他还强调道的超越性:“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4〕显而易见,在本体论、认识论层

6、面,道更多地被看成是高远玄幻、不可捉摸的东西,是绝对超越于现实的。  然而,庄子在讲体道、悟道、得道的时候,却往往以出神入化、得心应手的技艺操作为喻,这使得我们常从本体论层面去理解的道具有了方法论、实践论意义。换句话说,道虽然高度抽象化,但当它作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把握的东西时,它便带上了鲜明的可操作性色彩。诚如徐复观所说:“当我们从观念上去描述他之所谓道,而我们只从观念上去加以把握时,这道便是思辨的、形而上学的性格;但当庄子把它当作人生的体验而加以陈述,我们应对于这种人生体验而得到了悟时,这便是彻头彻尾的

7、艺术精神,并且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于不识不知之中,曾经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影响。”〔5〕  道的原始涵义是道路、坦途,《易经》中“复自道,何其咎?吉”〔6〕、“履道坦坦,幽人贞吉”〔7〕、“反复其道,七日来复”〔8〕,都为道路之义。《说文解字》里对“道”的解释也是:“道,所行道也,从走、首。一达谓之道。”〔9〕据考证,道的象形字上面是一个头(从“首”),朝着道路上的某处走(从“走”)。对老庄哲学有过一定研究、曾引用老子“黑白相生”理论及庄子“濠上观鱼”、“梓庆为鐻”等寓言故事阐述其思想、并与中国学者萧师毅合译过《老

8、子》(《道德经》)的海德格尔也主张应该在“道路”(Weg)的源初意义上来理解道。他在《语言的本质》一文中说:“老子的诗意运思的引导词语叫做‘道’(Tao),‘根本上’就意味着道路。”“‘道’或许就是为一切开辟道路的道路,由之而来,我们才能去思理性、精神、意义、逻各斯等根本上也既凭它们的本质所要道说的东西。”〔10〕与物态化的路相比,道更多表示的是道路的功能,其中蕴涵着行走应恪守的目的、方法、步骤、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