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西诗派对严羽《沧浪诗话》的影响的论文

论江西诗派对严羽《沧浪诗话》的影响的论文

ID:10538041

大小:6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7

论江西诗派对严羽《沧浪诗话》的影响的论文_第1页
论江西诗派对严羽《沧浪诗话》的影响的论文_第2页
论江西诗派对严羽《沧浪诗话》的影响的论文_第3页
论江西诗派对严羽《沧浪诗话》的影响的论文_第4页
论江西诗派对严羽《沧浪诗话》的影响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江西诗派对严羽《沧浪诗话》的影响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江西诗派对严羽《沧浪诗话》的影响的论文内容提要:一般认为严羽《沧浪诗话》是严厉批评江西诗派的,但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发现,严羽的诗歌理论与江西诗派的理论主张有同有异,严羽依然继承了江西诗派的一些理论主张,即使一些批判、修正江西诗派的思想,也多受江西诗派的启发。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和吕本中等人在吟咏情性、自然浑成、气象、本色、自得、去俗、诗体以及以禅喻诗、以兵法喻诗法等方面均对严羽的《沧浪诗话》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沧浪诗话江西诗派以禅喻诗    一般认为,严羽的《沧浪诗话》主要是针对江西诗派而写的,其中

2、严厉地批评了江西诗派,当然与江西诗派的观点就是针锋相对的。严羽自己也自鸣得意地说:“其间说江西诗病,真取心肝刽子手。”(《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这当然是查有实据的。但是,如果我们把《沧浪诗话》与江西诗派诗人的言论细加比较就会发现,由于他们面对共同的前人诗歌遗产和共同的诗论背景,研究共同的对象,因而有许多英雄所见略同的见解,而江西诗派的主流作为严羽的前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严羽。因而我们可以说,严羽依然有很多思想是继承了江西诗派的观点,甚至包括“以禅喻诗”的研究与批评方法,也是当时流行因而成为严羽和江西诗派共同具

3、有的。当然,我们无疑也看到了严羽对江西诗派的创作追求和主要价值取向是持尖锐批评的态度的,但这并不能抹杀江西诗派对严羽影响的事实。严羽本人在列举学诗要熟参经典而悟的时候,最后还是提到了“又取本朝苏黄以下诸家之诗而熟参之”(《沧浪诗话·诗辩》),虽然有是非高下之别,还是没有绝对否定这些诗歌。李锐清曾说:“《沧浪诗话》借用当时理论和术语的地方很多,只不过严羽借用后加以改造,并且换作另一个方向,令人不能察觉罢了。.尤其是他所反对的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借用得较多。”①因此,我们探索严羽的思想渊源,不能不关注江西诗派的影响

4、。    一黄庭坚的影响    方回《瀛奎律髓》对江西诗派曾有“老杜、山谷、后山、简斋四家一祖三宗”(卷二六变体类《清明》评语)的说法。“一祖”杜甫是江西诗派追星使然,虽然他们从某些方面继承了杜甫,但江西诗派的探索及成就与杜甫并无直接的关系。三宗倒是具体实在的,其中黄庭坚(山谷)是无可置疑的实际宗祖。除了陈师道(后山)、陈与义(简斋)外,少时戏作《江西宗派图》的吕本中也被后人列为江西诗派,并成为江西诗派的重要理论代表。  黄庭坚强调形式上的体制与句律,尤其重视篇章结构的经营和字句的锤炼,讲究法度和绳墨。所以黄庭

5、坚推崇杜甫,称陈师道“得老杜句法”(《答王子飞》),这与同样推崇杜甫的严羽在角度上显然是不同的。同样尊杜,黄庭坚主要侧重于诗的法度和句律。为此,黄庭坚还多次强调“布置”:“文章必谨布置、“自古有文章但有布置,讲学之士不可不知”(见范温《潜溪诗眼》)这是黄庭坚在继承的基础上试图超越前人、追求独创的结果,虽然有严羽所批评的误入歧途的倾向,但探索本身也是必须的。同时,儒家正宗的温柔敦厚思想对黄庭坚的影响也深,他肯定诗歌“愤世疾邪”的怨刺作用,但又要求不可过分激烈,必须符合温柔敦厚之旨。他称颂苏轼“风骨砏岩,而接人仁气

6、粹温也。”(《跋子瞻送二侄归眉诗》),苏轼也称颂黄庭坚的“《古风》二首,托物引类,真得古诗人之风。”(《答黄鲁直书》)这是由于黄庭坚虽仕途不畅犹以社稷自任的心态决定的,与严羽隐士心态迥然有别。  由于中国古代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学术传统,黄庭坚的许多思想,后来的严羽也具有。在吟咏情性方面,严羽和黄庭坚是相通的。黄庭坚说:“诗者,人之情性也。非强谏争于庭,怨忿诟于道,怒邻骂座之为也。”(《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严羽《沧浪诗话·诗辩》云:“诗者,吟咏情性也。”但在具体思想的运用中,黄庭坚更强调学问,“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

7、来”(《论作诗文》),严羽则以“情性”一以贯之。差别在于黄庭坚更重“意”、严羽更重“性情”。刘熙载《艺概·诗概》云:“唐诗以情韵气格胜,宋苏黄以意胜。”显然,严羽推崇唐诗,重情韵和性情,与黄庭坚等重“意”,在趣味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黄庭坚追求的是精工而臻于自然浑成的境界,在自然境界上与严羽是相通的。晚年常以“不烦绳削而自合”的自然境界称颂他人。如他的《题意可诗后》云:“至于渊明,则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者。”《与王观复书》亦云:“观子美到夔州后诗,退之自潮州还朝后文,皆不烦绳削而自合矣。”“文章成就,更无斧凿痕,

8、乃为佳作耳。”《题李白诗草后》说:“观其稿草,大类其诗,弥使人远想慨然。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盖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者与?”他还反对刻意求奇:“好作奇语,自是文章病。”(《与王观复书》)  而这种自然浑成是学习古人的结果,黄庭坚和严羽都提倡学习古人。黄庭坚《大雅堂记》在谈到杜甫的时候说:“子美妙处乃在于无意而意已至,非广之以《国风》、《雅》、《颂》,深之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