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沉降观测技术总结

路基沉降观测技术总结

ID:10562891

大小:2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7

路基沉降观测技术总结_第1页
路基沉降观测技术总结_第2页
资源描述:

《路基沉降观测技术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路基沉降观测技术总结为满足对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线下构筑物沉降观测的要求现将我单位沉降观测的一些技术做以下总结。工程概况;一、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分配⑴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徕卡NA2,配苏光测微器,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3米铟刚水准尺。⑵在作业过程中,应使圆水准器安置保持准确。每次作业开始后第一周内应每日检校i角一次,连续使用时当i角较稳定,可延续检校时间,但不应大于15d。⑶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

2、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4)人员分配;镜;1人记录;1人二;沉降变形观测的一些具体要求沉降观测的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线路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固定;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

3、,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结合武广客专特点,为确保最终沉降和工后沉降受控,合理确定无碴轨道的铺设时间,我单位按照以下原则实施沉降变形观测:重点路基、兼顾桥隧、立体监控、信息施工、数据真实、成果可控。通过对路基、桥涵、隧道沉降观测点的精密测量,沉降观测数据全面收集,系统、综合分析沉降变形规律,验证或调整设计措施,使路基、桥涵、隧道工程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三;监测点的设置原则对于基底压缩层较薄及填筑不高路堤及路堑地段,以路基沉降面监测为主,主要在路基面布设沉降监测桩进行路基沉降监测;路堤填筑较高时加强路堤填筑层沉降监测,在填筑层增设单点沉降计监测填筑层沉降;对于地基压

4、缩层厚的较高路堤地段进行路基基底,路堤填筑层及路基面沉降监测,在基底设单点沉降计,沉降板,剖面沉降管,在填土层布设单点沉降计,在路基面布设沉降监测桩进行各部位沉降监测,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视便于观测数据的综合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