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

手法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

ID:10566674

大小:30.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7

手法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手法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手法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程新来颉静平(甘肃省天水长开医院)【摘要】我院以手法治疗为主,辅以口服扩血管药物,治疗颈源性头痛236例,总有效率97.45%。分析认为颈源性头痛的神经解剖结构是与同侧C1~3神经后支及其分布与头面部的神经节或神经核有交通联系或汇聚有关,因此,只要影响C1~3神经正常生理机能的活动就会产生颈源性头痛。在治疗上只要解除对神经的卡压,缓解肌肉痉挛,消无菌性炎症以及外界不利因素对神经和椎动脉的刺激,就可消除症状。对颈源性头痛患者进行手法治疗可以纠正颈椎关节错位,扩大椎间孔,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解除肌肉痉

2、挛,改善病灶区的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被卡压的神经得到松解减压,从而缓解头痛等一系列症状。口服维脑路通、尼莫地平、西比灵等药物能进一步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减轻症状,提高疗效。【关键词】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头痛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病理或生理变化的情况,偶尔为某些严重疾病早期或突出的症状。颈源性头痛是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引起的以慢性、单侧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症,是一种发病率高且临床表现复杂的头痛类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有报告显示神经阻滞或射频治疗有较好疗效[1],但

3、存在精确定位困难,副作用大,设备要求高等缺点。我院自1999年至2007年以手法整复为主治疗该病23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36例,男66例,女170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8岁,平均37.5岁。病程3天—20年,多呈间歇性发作。全部病例均拍颈椎正位片,即正侧位、左右斜位,张口位片,部分病人加拍过屈、过伸功能位片,以排除颈部骨质破坏性病变。1.2诊断要点:①有头痛、枕部和枕下部不适症状及病史,枕部压痛明显,以及颈椎病的临床表现。②头痛侧枕后压迫或头部活动时头痛症状加重。③枕后压痛点局部麻醉

4、阻滞后头痛症状明显减轻。④触诊1-4颈椎横突不对称、后关节突隆起,第2-4颈椎棘突偏歪、压痛,棘上韧带剥离、压痛。⑤沿紧张的斜角肌向上摸到横突附着处,可有一小硬结,此为该处钩椎关节错位的症状。⑥X线检查:张口位片显示环椎位于口腔中央,环齿侧间隙及环枢关节间隙左右不对称,环枢椎外侧缘左右不对称,齿状突轴线与枢椎外侧缘之距离不相等,或与环椎的中轴线不重叠,二轴线互成夹角或分离,钩椎关节骨质增生。侧位片显示环枢椎前间隙之距≥3mm,环椎后弓呈仰、倾式或选装式错位。颈椎生理曲线变直或颈椎后缘连线中断、反张,颈椎前后缘有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

5、[2]。1.3排弃标准①患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者。②有高血压、冠心病、颅内占位性病变者。③有头面部疾病、颈椎骨折、肿瘤及其它骨质破坏性疾病者。④血液病患者。⑤全身感染性疾病患者。⑥治疗区皮肤有感染者[3]。2、治疗方法2.1手法治疗: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①预备手法:患者仰卧,术者端坐或站于患者头侧,用双手指腹对颈部筋结或痉挛的肌束进行弹拨、回旋揉捻以解除颈部肌肉痉挛,松解软组织粘连,以患者感到轻微酸疼能耐受为度。②治疗手法:程序,手力牵引一成角调节—旋转复位。A.手力牵引:双手颌枕牵引,可持续数分钟;B.成角调节:上段(C1-

6、2)略低头0-15°。中段(C3-5)轻度屈颈15-35°.C.整复手法,令患者轻轻自动侧向转头至最大限度,术者一手掌托住枕部,拇指轻轻定位于患椎横突部(勿须用力按压或推顶),另一手扶持下颌,双手协调调整屈颈度数使成角落于患椎(指下会感到受力支点),再将下颌继续向一侧轻巧用力,顿挫旋转,并向上方轻轻提拉一下,即可闻及“咔嚓“声响(拇指下可同时有关节滑动到位之感觉),整复即告成功。其余患椎可按同法逐一整复矫正。一般情况下患侧在下,先行整复,然后在健侧同法调整,以求平衡[4]。③结束手法医患体位同预备手法,术者双手指腹对颈部进行回旋揉

7、捻,反复做2-3遍,再点按风池、百会、太阳、印堂、攒竹、睛明、鱼腰等穴,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度,结束全套治疗手法。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一下几点:A.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如偏头耸肩,倚着沙发或半躺半靠在床头上看电视,长时间伏案工作或使用电脑,仰头转头等。B.选择合适的枕头、床铺及卧姿。C.积极治疗咽喉部疾病。D.注意自我保护和预防头颈部外伤。E.急性损伤应及时治疗。F.进行合理的颈椎功能锻炼。2.2药物治疗:对伴有头昏耳鸣,听力下降,视物模糊、失眠、血压偏高或正常者给口服药维脑路通120mg/次,3次

8、/日,尼莫地平40mg/次,3次/日,西比灵5-10mg/次,1次/日,睡前服。血液粘稠度增高者加服肠容阿司匹林75-100mg/次,1次/日,晚饭后服,血压偏低者改尼莫地平为地芬尼多50mg/次,3次/日。3、治疗效果3.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