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我国失业问题亟需变革就业制度

解决我国失业问题亟需变革就业制度

ID:10567966

大小:5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7

解决我国失业问题亟需变革就业制度  _第1页
解决我国失业问题亟需变革就业制度  _第2页
解决我国失业问题亟需变革就业制度  _第3页
解决我国失业问题亟需变革就业制度  _第4页
解决我国失业问题亟需变革就业制度  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决我国失业问题亟需变革就业制度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解决我国失业问题亟需变革就业制度内容提要:我国严重的失业问题从根本上源于传统的户籍制、身份制、等级制和单位制的就业制度;解决我国日益膨胀的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变革现存就业制度;其变革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无户籍、无身份、无等级和无单位的自由签约型的统一、开放和充分流动性的现代就业制度。关键词:失业问题传统就业制度变革现代就业制度目前,我国失业问题已是最重大的社会问题之一。面对紧迫的就业形势,现在亟需研究从根本上解决失业问题的途径。一、我国的就业形势究竟严重到了何种程度?原因在哪里?据有关方面计算,我国城镇实际失业率已超过10%;农村的实际失业率则远远大于这个数字;从绝对数看,最保守的数据

2、是目前尚有1·7亿左右的的剩余劳动力存量,并且每年有1000万左右(这个数字与城镇新增劳动力有一定数量的重叠)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总体看,我国的失业率已远远超过12%的国际警戒线。可以说,失业和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的最有可能产生政治、经济和社会风险的矛盾焦点。解决失业问题的方案如何?现在的理论和实践的主流是主张大力推动经济增长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并在城镇实行鼓励就业的积极的就业政策。这些主张的立足点都是放在用经济措施去解决失业问题。从过来的实践看,我国确实在用发展经济的手段解决就业问题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实践证明,这种手段在我国的作用是有限的。按国家有

3、关部门计算,我国的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吸纳的新增就业量为100万人,即使每年GDP增长8个百分点,也只能新增就业量800万人。而今后10多年中,我国每年新增的劳动力数量就超过1500万人。这就是说,高速增长的经济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劳动力供求矛盾。有关数据显示,自1978年以来到2000年,全国新增的劳动就业总量(不包括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人数)达到11760万人;到2004年,这个数字接近1·6亿人。如此显著的就业成绩却使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了!问题出在哪里?人们习惯的回答是中国劳动力过剩,人太多了!表面看来确实如此。其实,只要作一个简单的类比就会否定这一简单的答案。日本以

4、相当于我国1/25的国土,承载了相当于我国1/10的人口,并且维持了近30年的充分就业,其原因何在?有人可能会说,日本比我国发达。世界银行的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中日两国的人均GDP差不多,日本超过中国是1960年以后的事情。这说明,我国劳动力的过剩是相对的。这种过剩除了经济的原因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就业制度。正是就业制度滞后于社会的进程,导致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落后和就业问题的日益突出。二、我国就业制度的滞后表现在哪些方面?有多大弊病?1、城乡分割、区域封闭的户籍就业制度自1958年开始实行并在1982年得到宪法肯定的户籍管理制度把公民从户籍上划分为农业人口

5、和非农业人口,即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被限制在农业土地上,非经审批不得迁入城市。虽然,改革开放以后已有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进入城市或自我开发了农村新城,实现了在第二、三产业的就业,近几年,各地区在户籍上也作了一些改革,但是,政策和法律上的根本性限制仍然没有使城乡分割的传统就业制度得到突破,大量进城务工的劳动者仍然过着奇居城市的生活或呈候鸟迁徙状态,其基本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与城乡二元就业制度相配套的是区域封闭的户籍就业制度,即城市居民也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就业,城市居民的迁徙同样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在近600万的深圳市常住人口中,有超过50%的人没有深圳市户口。类似情况不

6、仅在广东、浙江、江苏等发达的省市较为较为普遍,而且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成为了一种常态。2、国有领域人员只进不出和国家承担无限责任的身份就业制度一方面,国有企业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推进了多项劳动人事改革措施,如合同制、聘用制等等,并有5000万左右的国企职工失去了工作岗位,但国家迄今未能推出具有全局意义的就业制度改革措,数以千万计的国企职工仍然具有国家职工身份;另一方面,国有事业单位的就业制度还不曾有任何触动,国家职工身份的事业单位职工仍然处在与国家公务员类似的状态。事实上,国有领域的职工是国家的终身雇员,国家承担着具有国家职工身份的雇员的无限责任。这就是身份就业制的实质,它使国家面

7、临着巨大的财政风险。3、以所有制和行业作为标志的等级就业制度这一制度是前两种就业制度的进一步细分,即在最宽泛的范围内将从业者分为农村籍和城市籍两大等级,然后又将城市籍人员按从业的所有制和行业的不同分为若干等级,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个体和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各种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企业、国有事业、国家机关从业人员等。其中,在国有企业因行业不同而划分为若干等级,如竞争性国企、垄断性国企、准公共领域和公共领域国企;在国有事业单位又因经费来源的不同而分为一般经费自筹、具有特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