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西晋商业的发展及其特征

试论西晋商业的发展及其特征

ID:10571292

大小:5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7

试论西晋商业的发展及其特征  _第1页
试论西晋商业的发展及其特征  _第2页
试论西晋商业的发展及其特征  _第3页
试论西晋商业的发展及其特征  _第4页
试论西晋商业的发展及其特征  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西晋商业的发展及其特征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西晋商业的发展及其特征由于西晋王朝,从其立国至灭亡,仅仅五十年,所以,关于这一时期商业发展情况的材料十分稀缺。也正因为如此,学术界至今无专文论述这一时期的商业。本文试图从零碎的材料勾勒出这一时期商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归纳出其商业发展、变化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新特点。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晋平吴以后,汉末以来军阀混战、三足鼎立的局面终于成为历史。封建国家开始了近百年地方势力分权以后中央集仅的重建。在这个重建过程中,政治措施固然是主要的,但是,社会经济方面的措施既是保证政治措施实施的条件,又是恢复和发展经济的直接动力,故在探

2、讨商业的发展时,对其作用不容忽视!西晋政权所采取的发展社会经济措施的内容很广,除了颁布占田课田制,规定封建编户齐民对土地的占有量和官府的赋税征收标准外,政府还先后采取措施阻止正在日益发展的人身依附的加强,如下令废止民屯,使屯田民著籍州县,成为政府所控制的人口,“诏禁募客”,明令“豪势不得侵役寡弱,私相置名。”〔(1)〕在这些政策和法令下,许多农民不仅免除了徭役之苦,获得了一定的生活资料,而且无地、少地的农民有可能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从而战乱时期的流民大大减少。在此基础上,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太康年间“天下无事,

3、赋税均平,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2)〕的繁荣景象。农业经济的恢复,给其它经济带来了新的生机。当时“牛马被野,余粮栖亩,行旅草舍,外闾不闭。民相遇者如亲,其匮乏者,取资于道路。故于是有天下无穷人之谚。”〔(3)〕正是在这种太平盛世之下,西晋的商业在三国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正如唐长孺先生所指出的那样:“伴随着政治上的重归统一和社会经济的逐渐恢复,商品货币经济的回升表现得相当显著。”〔(4)〕马克思曾说过:“古代的商业民族存在的状况,就象伊壁鸠的神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不如说,象犹太人存在于波兰社会的缝隙中一样。”〔(5)〕商

4、品经济具有顽强的渗透力、极大的活跃性。所谓利之所在,商人“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6)〕西晋统一以后,很快就出现了“豪人富商,挟轻资,蕴重积,以管其利”,“末作不可禁也”的情况,统治者不得不在泰始五年申戒郡国计吏、守相令长等“务尽地利,禁游食商贩。”〔(7)〕面对较曹魏稍有起色的商业,统治者惊慌了,赶忙勒令地方官吏以农业为本,驱商贾于农。试想:如果不是商业发展了,何以要采取禁商措施呢?从该诏令的内容来看,反映出西晋商业发展以后,全社会很快就产生了一股弃本逐末的风气,并

5、且影响到了农业生产。在这股逐末之风的影响下,自上而下,各个阶层都有人参预和直接从事商业活动。当时的贯族官僚,从乱世的惊吓中得到喘息以后,惶惶不安的心理迅速转变为对财富的追逐。上自皇帝,下至百官,多经商致富。把《晋书》卷53《愍怀太子遹传》载:“()于宫中为市,使人屠酤,手揣斤两,轻重不差。其母本屠家女也,故太子好之。又令西园卖葵菜、篮子、鸡、面之属,而收其利。”宫中成了商业市场,皇子成了商人。义阳成王司马望之子司马奇,“亦好畜聚,不知纪极,遣三部使到交广商货,为有司所奏,太康九年,诏贬为三纵亭侯。”〔(8)〕西晋平吴之后,皇室宗

6、教立即就参预商业活动,把商业的活动区域伸展到了交广等边远地区。竟陵王司马楙,“遂殖财货,奢僭逾制”〔(9)〕。把经商所得作为奢侈挥霍之资。著名文学家陆云为吴王司马晏郎中令,司马晏派部将覆察诸官钱帛,陆云劝谏说:“伏见令书,以部曲将李咸、冯南、司马吴定、给使徐泰等覆校诸官市买钱帛簿。”〔(10)〕吴王司马晏的部下都有从事“市买钱帛”的簿册,足见吴王的属吏都与商业相干且有相当的规模和时间。石崇任荆州刺史时,干脆派人抢劫商旅,以此作为致富手段〔(11)〕。此类例子,反映了官僚经商的普遍性。官僚们竞相经商,百姓们也就不会袖手旁观。《晋书

7、》卷49《阮籍传》云:“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这是专门在乡间卖酒的女商人。庾峻的父亲庾道:“养志不仕。牛马有踶啮者,恐伤人,不货于市。”〔(12)〕看来庾道是个专门放养商品牛马的商人。《晋书》卷72《葛洪传》云:“洪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贸纸笔,夜则写书诵习,遂以儒学知名。”葛洪少时虽不是象商人那样通过伐薪来获取利益,但他的行为具有商人的某些特征,至少反映当时民间存在商业活动。后来十六国时期的风云人物石勒,在晋末“随邑人行贩洛阳”〔(13)〕,说明石勒的家乡上党有不少人从事长途贩运。民间个体的商业

8、活动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例子不独石勒及其邑人,而且还有南北间和中外之间的商业活动。前者如蜀地一妇人,见当时北方尚无饮茶之俗,便变通茶之用法,卖茶粥于洛阳南市,企图获取大利,结果事与愿违,因市吏少见多怪,不仅不让出售,而且还打破了她的器物〔(14)〕。此老妇能够从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