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

ID:10581462

大小:7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_第1页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_第2页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_第3页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_第4页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网校[WWW.XKCWX.COM]全力打造一流免费网校!《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体验声音的产生是由于振动引起的。  2.领会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实验操作技能,能初步学会有目的地观察。  2.能利用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会描述实验现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归纳科学规律。  3.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目标:  1.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2、  2.培养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  3.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声音产生的原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探究物体传声实验;估测声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鼓一只,吉他一把,纸屑若干,钟罩一只,抽气机一台,闹铃一只,气球一只。  学生合作组器材:纸片、绷有橡皮筋的空盒子、音叉(包括小锤和音箱)、梳子、树叶的叶片、一个玻璃缸(里面盛有水),几块石头。  多媒体课件:声波动画(可到网上查询)。北京今日学易科技有限

3、公司网校客服电话:010-87029231传真:010-89313603第6页共6页新课程网校[WWW.XKCWX.COM]全力打造一流免费网校!设计思路  教材提供了教学的框架和资源,而课堂活动的组织、安排,内容的逻辑处理却是教师的再创造过程。本节课是本书的第一节,又是初二学生刚刚进入物理学习的起始阶段。以培养兴趣为出发点,以锻炼思维和提高能力为根本,并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本教学设计的主旨。  一开始,就进行情景创设。通过让学生倾听各种声音,把学生引入声的世界,从产生兴趣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

4、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接着围绕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设计几个学生活动。  声音的产生:  1.开展探究和讨论,让学生在产生声音的过程,和较多的现象中归纳出结论。  2.讨论生活中有趣的发声现象。比如动物的交流方式。  声音的传播:  1.通过学生讨论生活事例、设计在固体中和液体中的传声的小实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教师演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声波:因为比较抽象,在这里不宜进行展开,可采用多媒体的动画造型让学生头脑中初步产生一个模型即可。  声速的估测:学

5、生第一次在物理中涉及到估测的设计问题,有一定的难度,由“击敲长铁管听声”事例引入启发,让学生拓展联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事先录制好自然界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某些声音。例如:电铃声,钢琴曲片段,工厂烧电焊声,丛林中的鸟语,夏日的蝉声,瀑布声等。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听出刚才都是什么声音?是哪些物体在发出声音?(同学回答)  教师: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研究自然界中声音的有关知识。  同学们自己想知道有关声音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北京今日学易科技有限公司网校客服电话:010-87029231传真:010-

6、89313603第6页共6页新课程网校[WWW.XKCWX.COM]全力打造一流免费网校! 学生: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我们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3.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人耳的?  4.为什么有的声音悦耳动听,有的却很难听?  老师在赞赏肯定的同时有选择地摘录同学提出的问题,并确定本节课研究的主题就是同学刚才提出的问题中的某几个,并说明其他的问题会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探索,同学们也可以课后上网查找资料,自己先行研究。  二、探究性活动一  这个活动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进行:探究性活动──小结──验证──事例交流。 

7、 (一)探究性活动:  组织学生活动: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有创意?介绍桌上的器材,特别是音叉。  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  体验: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你触摸发声的物体时,请体会感觉。  思考:  1.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2.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活动:用桌上的器材研究如何发声,教师下组参与讨论。然后教师请同学代表上台表演研究结果,对独特的发声方法赞赏和鼓励。并对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共同体验:摸着自己的声带,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说出感受。

8、  问题:是不是物体发声就一定在振动?  演示:击鼓。鼓面在振动吗?如果在振动,你如何证明,能否让看的人感受到它的振动?说出你的方法。  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从上述事例中你能否总结出一种“验证难以觉察的物体些运动”的方法?北京今日学易科技有限公司网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