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实验-guan

第十一章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实验-guan

ID:10589407

大小:1.79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7-07

第十一章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实验-guan_第1页
第十一章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实验-guan_第2页
第十一章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实验-guan_第3页
第十一章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实验-guan_第4页
第十一章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实验-guan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实验-guan》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渔业资源生物学与渔场学实验实验一鱼类生物学测定一、目的要求通过对几种主要经济鱼类的生物学测定,了解和掌握渔业资源生物学调查的几项测定技术标准,为渔业资源生物学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实验材料小黄鱼,白姑鱼,带鱼,海鳗,鲐鱼,兰圆鯵,鲳鱼等。三、实验工具量鱼板、两脚规、刺孔蜡纸、刺孔针、镊子、剪刀等。四、实验内容1、取样(1)由于调查的目的和要求不同,取样分随机取样和选择取样两种。我们通常采用随机取样进行测定工作。(2)研究群体组成的样品,一般每次取样数量为100尾。由于研究对象和研究项目的不同,取样数量可适当增加或减少,以能反映整个群体的特

2、征为原则。(3)做好野外采样记录,包括样品的捕捞日期、地点、使用的渔具和网获量等。(4)在进行生物学测定之前,先把样品进行编号和登记,并做好测定项目的记录工作。(5)样品以取自拖网、围网、定置网、钓具等对鱼体大小无选择性的渔具为宜。(6)样品应保持新鲜完整,不宜选择腐烂、残损或严重变型的鱼体作为样品。2、测量鱼体的长度(单位:毫米)(图11-1、图11-2、11-3)(1)全长—自吻至尾鳍末端(2)体长—自吻端至尾椎骨末端(3)叉长-自吻端至尾叉(4)肛长—自吻端至肛门前缘对不同鱼类,其测量鱼体长度的方法不同。对某些下腭稍突出的鱼类,如鳓鱼、海鳗、带鱼等

3、,测量长度自下腭前端开始,记录时应注明。全长一般用在辅助观测,不作统计分析之用,唯鳎鱼以全长为鱼体长度代表。凡尾椎骨末端易于观察的鱼类,如石首鱼科的大黄鱼、白姑鱼、黄姑鱼和鲷类、鲽类等应以体长为鱼体长度代表。凡尾叉明显的鱼类,如太平洋鲱、沙丁鱼、鳓、青鳞鱼、鯷、黄鲫、竹筴鱼、兰圆鯵、鮐、马鲛鱼、鲳鱼、舵、鰹等,应以叉长为鱼体长度代表。凡尾鳍、尾椎骨不易测量的鱼类,如鲨鱼、海鳗、带鱼等应以肛长为鱼体长度代表。至于鱈、魟类等以体盘长为鱼体长度代表。进行鱼体长度测量时,应使鱼体及尾鳍自然伸直,平置于量鱼板上,将口闭合,吻(或下腭前端)紧贴垂直档板,然后测量。3

4、48图11-1鳐类形态术语说明图图11-2鱼类形态术语说明图348图11-3鲨鱼类形态术语说明图3、测量鱼体的重量(单位:克)(1)体重—在没有除去内脏之前的鱼体总重量。(2)纯体重(净重)—除去整个内脏(包括性腺、鳔、胃肠和体腔内的脂肪等)的鱼体重量。4、性别鉴定鉴定性别时应将鱼体剖开,目测鉴别出雌性(♀)和雄性(♂)。对于性腺尚未发育,目测不能辨认出雌、雄的幼年鱼,则不分雌雄。5、蜡纸刺孔为了解和掌握鱼类渔获物的长度组成而进行大数量(一般为100尾以上)的长度测定,一般采用蜡纸刺孔方法,以便收集大数量的体长,或叉长(肛长)的长度组成资料。同时称出其样

5、品的总产量,并求得渔获物的平均重量。五、作业按测定结果,填写表11-1的内容。按以下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表11-1鱼体生物学测定项目编号鱼名全长体长叉长肛长体重纯重性别备注3481,绘制体长和体重组成分布图,计算平均体长和体重,以及优势体长和体重及其比重;2,用W=aLb关系式来建立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并绘制关系图。348实验二鱼类种群测定一、目的要求通过对鱼体形态特征的量度和分节特征的数量计数,以及资料整理,要求掌握鉴定鱼类种群的形态学鉴定基本工作方法。二、实验材料白姑鱼三、实验工具解剖盘、量鱼板、两脚规、解剖刀、剪刀、镊子、袖珍电子计算器、记录表格等。四

6、、实验内容首先把白姑鱼按采集日期、渔区、网具以及网获量等进行编号。在进行量度和计数时力求准确,现将实验顺序叙述如下:1、形态特征的量度(单位:毫米)(1)体长-自吻端至尾椎骨末端。(2)头长-自吻端到鳃盖骨后缘或鳃孔的前缘。(3)吻长-自上颚到眼的前缘,如两眼在一平面上者,以上限为准。(4)眼径-与体轴平行的眼睛的中线距离。(5)眼后头长-眼睛中线的后缘到鳃盖骨末或鳃孔的前缘。(6)上颚长-吻端至上颚骨后缘的距离。(7)体高-背腹间最大的垂直距离。(8)尾柄高-为尾柄的最小垂直距离。(9)尾柄长-自臀鳍的基部后缘到最后一节脊椎骨末端。(10)胸鳍长-胸鳍

7、上缘基部至最长鳍条。(11)腹鳍长-腹鳍上缘基部至最长鳍条。(12)背鳍后长-自背鳍基部后缘到最后一节脊椎骨末端。(13)分别测出自吻至背鳍、胸鳍、腹鳍各起点之间的距离。(14)背鳍基长和臀鳍基长。2、分节特征的计数:(1)背鳍鳍棘数和鳍条数(2)臀鳍鳍条数(3)左侧鳍鳍条数(4)左侧上下鳃弓的鳃耙数(5)左侧鳍枝数(6)幽门盲囊数(7)体脊椎骨数和尾脊椎骨数(8)尾鳍鳍条数五、实验要求(1)种群鉴定工作要求较高的准确性,形态量度由于人为的误差实属难免,在条件许可时,量度应由独立2人负责348,若测量值相差在5%以内,则计算平均值;若测量值相差在5%以上

8、,则重复测量。(2)量度的误差不得超过2mm,计数要求98-100%的准确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