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一学期质量调研试题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质量调研试题

ID:10590400

大小:5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7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质量调研试题_第1页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质量调研试题_第2页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质量调研试题_第3页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质量调研试题_第4页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质量调研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质量调研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语文第一学期质量调研试题命题人钱吕明审核人杨乐勤施荣怀第Ⅰ卷(共30分)一、(9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嫡传/同仇敌忾 诋毁/砥柱中流 塞外/塞翁失马B兜售/豆蔻年华 悱恻/成绩斐然 间或/间不容发C落泊/落花流水 开拓/落拓不羁  解数/解甲归田D稽查/反唇相讥 辐条/芙蓉出水  诨名/贿赂公行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擦皮鞋营生如今又见兴起,见得多了,也就不以为然了,何况这也确实是一种正当的职业。B.他已经离休多年了,仍无时无刻惦念着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C.在这颗核桃上,刻着28个罗汉,个个栩栩如生,真

2、是鬼斧神工。D.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美满幸福。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可以预料,中国的电脑事业一定会成为21世纪的拳头产品。B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500克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花粉。C父亲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D改变原有的大学录取模式,是为了增加录取工作的透明度。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尽管具有人类学意义的工作相当古老——有两个例子,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北非学者阿拉伯·英布·卡尔顿,在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14世纪撰写的对他人的描述——但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人类学是相对晚近的西方文明的

3、产物。例如,在美国,学院或大学(在罗彻斯特大学)普通人类学含学分的第一次课程直到1879年才开设。倘若人们一直关心他们自己及其起源以及其他人,那么为什么成体系的人类学学科这么长时间才问世呢?这一问题的答案就像人类历史一样复杂。在某种程度上说,它与人类的技术局限有关。在大部分历史中,人们一直受限于他们的地理范围。没有到世界遥远地方旅行的手段,对远远不同于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的观察是艰难的——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冒险。大范围的旅行通常是少数人独享的特权;只有当适当的运输和通信方式得到发展,对其他民族和文化的研究才盛行。这并不是说,人们一直没有注意到世界上与他们自己在看法和行为上不同的其

4、他民族的存在。例如,圣经《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充分提到各种各样的民族,其中有犹太人、埃及人、赫梯人、巴比伦人、埃塞俄比亚人、罗马人,等等。这些民族之间的差异,比之他们中任何人与澳大利亚、亚马逊森林、北极的北美原住民等的差异,就显得逊色了。借助于向真正遥远地方旅行的手段,人们有可能第一次遇到这类根本不同的民族。正是与迄今未知民族的大量接触——这开始于欧洲人试图把其贸易和政治统治扩大到世界各地之时——人们的注意力才集中于人类各种各样的差异。使人类学缓慢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欧洲人只是逐渐认识到,在所有这些差异的掩饰下,他们可能与任何地方的人共享基本的“人性”。不与欧洲人共享基本

5、文化价值的社会被贴上“未开化的”或“野蛮的”标签。直到18世纪中叶,相当多的欧洲人才开始认为这类人的行为与对他们自身的理解是完全相关的。这样一个时代到来了:人们越来越努力根据自然法来解释事情,对以权威文本为根据的传统解释表示怀疑,对人类多样性的兴趣日渐浓厚。4.对插入语“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强调在不同时期对同一文化同一民族观察的艰难性。B.强调在不同时期对同一文化同一民族观察的可能性。C.强调在同时期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观察的艰难性。D.强调在同时期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观察的可能性。5.下面不属于导致人类学缓慢成长的原因的一项是A.广阔的地理范围,造成交往的

6、局限。B.落后的旅行手段,造成沟通的不便。C.显著的民族差异,导致理解的困难。D.迟缓的认识发展,导致研究的滞后。6.下面对“人类多样性”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及其在年龄、性别、性格等方面的不同。B.人类的不同起源和人们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独特看法。C.民风习俗的差异和对“未开化的”或“野蛮的”民族的认同。D.不同的民族在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及其独特的行为方式。7.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具有课程意义的人类学工作出现较早,但含有学分的人类课程形成较晚。B.人们较早关注到与己不同的民族的存在,但关注人类各种各样的差异却较晚。C.北极的北美原住民与

7、赫梯人之间的差异比犹太人与埃及人之间的差异要显著。D.长期以来欧洲人没有意识到“野蛮人”的行为与对他们自身的理解密切相关。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8——10题。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