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文化与西部大开发析论论文

关于道德文化与西部大开发析论论文

ID:10594359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关于道德文化与西部大开发析论论文_第1页
关于道德文化与西部大开发析论论文_第2页
关于道德文化与西部大开发析论论文_第3页
关于道德文化与西部大开发析论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道德文化与西部大开发析论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道德文化与西部大开发析论论文.freelaxWeber,1864~1920)在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从宗教伦理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研究。韦伯认为,勤奋节俭、恪守诺言、改革者或企业家必须坚强的性格是促进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的精神动力。而具有资本主义精神特质的人是什么样子?又是如何获得这种精神特质的呢?韦伯认为,自从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以来,以马丁·路德(1483~1546)和让·加尔文(1509~1564)为代表的新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伦理基础。具体表现在:一是新教为世俗生活和谋利

2、动机作出了道德解释,二是新教为勤勉劳动和尽忠职守奠定了道德基础,三是新教为人的欲望的恶性膨胀提供了伦理禁忌。马克斯·韦伯从新教伦理的角度阐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原因,尽管有其阶级性、理论性、时代性的局限,但他从伦理和经济的关系出发,探讨二者的因果联系及其动态关系,从而促使人们从精神和文化的层面,探讨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原因或动力,为后人开辟了新的视角,使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伦理问题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于当今中国经济建设和伦理道德建设特别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对经济成就,而不

3、是对个体肉欲的追求,这本身就是某种道德判断的产物。这种道德判断要么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要么是长期道德教育所形成的。在多数场合下这两种情况是结合在一起的。世界上有的国家或种族显示了持久不衰的生命力,而另一些国家或种族则不具备这种生命力,往往与该国家或民族中具有强烈成就动机的人数的多寡及这种人能否不断地涌现出来有密切关系。德国经济史学家维纳·桑巴特在《资产阶级》和《现代资本主义》等论著中对前近代以来长期控制世界经济命脉的犹太人的民族性的考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可以断言,经济增长的发生有赖于支持它的道德判断的形成,经

4、济增长的持续则要求这种道德判断占居统治地位并得到巩固;同样,经济的持续衰退也必然伴随着这种支持经济成就的道德判断的解体。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个人享受、拜金主义也是一种道德判断,但是这种以个人的物质享受为利益取向和动力源的道德观念难以维持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持续经济进步。与利他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等道德观价值观相比,新教伦理的创业动力更不可同日而语。毫无疑问,共产主义乃是一种最高层次的道德体系,它在持久地激发企业家创业动力方面具有其他任何道德观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中国西部,企业家本已十分缺乏。与需要相比

5、较,具有较高道德水准和奉献精神,把西部大开发作为一项事业的社会主义企业家更是凤毛麟角。企业家的道德水准决定着企业的道德水准,企业的道德水准又对社会道德产生着重要影响。西部地区教育基础薄弱,法制环境有待进一步形成,如果企业家及企业的道德素质提高了,就从经济的最初领域和基础环节防止了各种不道德行为的发生,从而净化经济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培养更多的具有远大抱负,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甚至共产主义道德观武装起来的社会主义企业家,是西部大开发的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的基本保证。第二,道德文化是调节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

6、力杠杆。马克思主义认为,凡要进行生产和经济活动,一方面要协调好劳动者与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的关系,即处理好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要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还要发生人与人的关系、部门与部门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社会经济各领域、各部门、各单位、各环节之间以及它们内部之间的人与人的关系。这些关系错综复杂,必须处理好、协调好,否则,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处理好这些关系,除了采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和措施外,还必须运用道德特有的规范和调整功能进行协调。对经济活动中的

7、人们行为的调节,道德与政策、法律可以说是一对最亲密的兄弟,不同但却可以互补。违法肯定不符合道德,但不违法不等于符合道德。人们都知道,政策、法律和道德不是一回事。政策和法律的调节是强制性的,是刚性的。执行则有利,违反则有害。而道德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往往是要依赖于社会舆论,依赖于市场行为主体的道德水准,并在一定条件下将利与害联系起来才能显现出来。虽然道德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是柔性的,但道德确实可以作为政策和法律的补充,来调节经济生活。道德既具有他律性又具有自律性。它既能够通过制定诸如利益互惠、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保护生

8、态环境等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人们在资源配置、人才交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整个市场经济活动中共同遵守的道德规则,用以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调整市场主体间的利益关系,维护市场秩序;同时,它还可以通过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道德评价等活动,运用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方式,把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变成人们内在的道德信念、价值取向和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