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埋暗挖法施工工艺对地层变形的影响论文

地铁隧道埋暗挖法施工工艺对地层变形的影响论文

ID:10606008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地铁隧道埋暗挖法施工工艺对地层变形的影响论文_第1页
地铁隧道埋暗挖法施工工艺对地层变形的影响论文_第2页
地铁隧道埋暗挖法施工工艺对地层变形的影响论文_第3页
地铁隧道埋暗挖法施工工艺对地层变形的影响论文_第4页
地铁隧道埋暗挖法施工工艺对地层变形的影响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铁隧道埋暗挖法施工工艺对地层变形的影响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铁隧道埋暗挖法施工工艺对地层变形的影响论文.freel、暗挖车站跨度达26m等复杂条件,因此,对暗挖法的施工工艺和辅助工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此保证地铁施工对周边环境的环保和安全要求。选取深圳地铁I期工程6标段为例剖析不同施工工艺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程度,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2.1工程概况6标为双线单洞隧道,马蹄形断面(6.2mx6.7m),正台阶法开挖,区间隧道范围内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海积冲积层及第四系中统残积层,下伏燕山期花岗岩,地下水丰富;隧道埋深较浅,部分位置上覆砂层,开挖面土质强度较低,上覆砂

2、层地段条件极差。2.2超前预加固辅助工法从最初的超前小导管注浆预加固到现在应用广泛的各种浅埋暗挖辅助工法都以适用不同的地层条件及隧道周边环境要求为标准。从6标的工程实践来看,针对不同的地层条件,特别是在地下水丰富地区施工地铁隧道(大部分标段不能采取前期降水处理),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超前预加固方法和参数的选择相当重要。6标一般地层条件下,隧道上覆粘土或粉质粘土,且土层较厚,故水量较小,因此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预加固(参数见表1);一般地层到富水砂层地段之间的过渡段水量逐渐变大,采用长短结合的小导管注浆预加固,达到

3、双层的加固效果,短导管外插角比长导管大,管径和间距增大;在富水砂层地段采用长短结合的小导管注浆预加固或小管棚加固,后者对改善开挖面条件和控制地层变形效果显著。同表16标不同地层超前预加固方式及参数时,注浆压力及注浆量的控制对预加固效果有影响,地层较好的情况下可以不注浆。管棚与小导管分布如图1所示。管棚拱部180度范围布置,环向间距40cm,孔口位置沿隧道拱部开挖轮廓线外布置,外插角4-6度;管棚每次施作长度12m,开挖10m;注浆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水泥浆水灰比0.6:1-0.8:1,水玻璃波美度控制在30-

4、35Be’,注浆压力拟采用0.6~1.0MPa,浆液扩散半径0.6-0.8m。管棚施作后地层条件明显改善,但其造价高施工进度慢,能用小导管预支护尽量不用管棚。图1富水砂层地段管棚设计示意从施工情况看,超前预加固和地质超前预报息息相关,且其加固效果的好坏对开挖进度有很大影响,作为掌子面前方的小范围加固其对地层变形的影响相对较小,即砂层地段的地表沉降量是一般地段的2倍左右。此外,超前预加固的好坏对掌子面的开挖状态影响很大,即开挖进尺及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都随预加固的好坏改变,而开挖进度则直接影响地层的塑性变形,因此,

5、超前预加固对地层变形的影响是双重的,必须做好地层的预加固处理。2.3开挖时空顺序地铁隧道开挖在土中进行,开挖扰动使原始地层应力重分布,而土的自稳能力较差,暗挖法开挖不象盾构法施工有足够的抗力支撑扰动地层,只能以超前预加固和“短开挖、早支护”保证地层的稳定。因此掌握开挖和支护的时空效应对稳定地层,保证施工安全,控制地层变形都有很大帮助,对于掌子面而言要把握开挖进尺、分步开挖顺序;对双线隧道则要确定左右线的间距。2.3.1施工进度的基本情况分析施工进度的快慢与开挖进尺及每一个开挖循环所用的时间有关,因此,考虑在预加

6、固前提下土体的自稳时间及地层的塑性变形发展确定工序。现场每个工序循环耗时如表2,每个班做1.5个循环,开挖进尺为1mm/循环,无支护时间为4小时;而当地层条件较差时,开挖进尺减小为0.75或0.6m/循环,超前预支护长短结合需要更多时间,而开挖土方减少开挖时间减少,即预支护强度提高和无支护时间减少,地层变形减小。表2开挖每循环所用时间隧道通过含水砂层地段时,施工进度慢则掌子面裸露时间长,而上台阶没有施作临时横撑或临时仰拱,且上台阶拱脚容易积水,土的强度又低,虽然用钢板或木板支撑,拱部结构仍产生整体下沉,隧道结构

7、不及时封闭成环,对沉降的发展不易控制。因此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应当及时做好超前的地质预报,随时改变顶支护参数,保证安全、快速施工。六标一般情况上、下台阶2~3m/d(下台阶机械施工,相对进尺快,有时隔天开挖)砂层地段开挖进尺小,开挖困难进度慢,甚至不时停工,其沉降大。当然在地层条件极差位置,土体易失稳,6标边墙曾出现喷混凝土前大面积土体滑落(片帮),相当危险,现场采用三台阶开挖,缩短每步开挖的时间,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这也是对地层变形的有效控制。2.3.2左右线错距分析6标段为左右并行双线单桐隧道,左右线间

8、距13.2m,隧道净空宽度5.1m,隧道上覆土层厚度9.9-14.3m,属超浅埋暗挖隧道,左右线的开挖对相邻隧道有很大的影响,超前掘进的隧道对另一线隧道的前方地表沉降值有影响,而滞后开挖的隧道则影响超前掘进隧道的后方沉降值。超前开挖隧道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范围要大于滞后开挖的隧道,相应地其地层沉降收敛稳定所需时间亦较长。从2001年12月29日到2002年3月14日,区间隧道科学馆方向的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