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埋暗挖法施工工艺对地层变形的影响

地铁隧道埋暗挖法施工工艺对地层变形的影响

ID:19012331

大小:17.1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7

地铁隧道埋暗挖法施工工艺对地层变形的影响_第1页
地铁隧道埋暗挖法施工工艺对地层变形的影响_第2页
地铁隧道埋暗挖法施工工艺对地层变形的影响_第3页
地铁隧道埋暗挖法施工工艺对地层变形的影响_第4页
地铁隧道埋暗挖法施工工艺对地层变形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铁隧道埋暗挖法施工工艺对地层变形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铁隧道埋暗挖法施工工艺对地层变形的影响  浅埋暗挖法的应用1987年北京地铁首次采用暗挖法建成了复兴门车站折返线工程,由于其灵活多变、适用复杂多变的地层及隧道断面结构、设备简单、不干扰交通及周边环境等众多优点,“隧道及地铁浅埋暗挖工法”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北京、广州、南京和深圳等已建成或在建地铁工程,同时也广泛适用过街道、污水处理管道及铁路、公路浅埋隧道工程。实践表明,与明挖法、盾构法相比,浅埋暗挖法有明显的优点,基于该工法的可适用性,刘施工工艺即预注浆加固、开挖时空顺序、台阶

2、长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本文针对浅埋暗挖工法在深圳特殊地层单洞双线隧道中的成功运用,分析超前励D固、开挖时空顺序、台阶长度等工艺在保证施工安全、质量和控制地层沉降中发挥的作用,确定同类地层中的工艺参数,完善浅埋暗挖的理论体系,更好地应用工程实践。  2.暗挖施工引起地层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浅埋暗挖法最初应用北京地铁是在第四纪地层、无水、地表无建筑物的条件下,采用了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速反馈的施工原则成功应用的。在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等辅助措施的配合下,不断完善

3、得到一系列辅助施工措施,目前运用的广州、深圳地铁都是非第四纪地层,且富含地下水,伴有砂层,地表密集民房、埋深最小达、暗挖车站跨度达26m等复杂条件,因此,对暗挖法的施工工艺和辅助工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此保证地铁施工对周边环境的环保和安全要求。  选取深圳地铁I期工程6标段为例剖析不同施工工艺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程度,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  工程概况6标为双线单洞隧道,马蹄形断面,正台阶法开挖,区间隧道范围内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海积冲积层及第四系中统残积层,下伏燕山期花岗岩,地下水丰富;隧道

4、埋深较浅,部分位置上覆砂层,开挖面土质强度较低,上覆砂层地段条件极差。  超前预加固辅助工法从最初的超前小导管注浆预加固到现在应用广泛的各种浅埋暗挖辅助工法都以适用不同的地层条件及隧道周边环境要求为标准。从6标的工程实践来看,针对不同的地层条件,特别是在地下水丰富地区施工地铁隧道,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超前预加固方法和参数的选择相当重要。  开挖时空顺序地铁隧道开挖在土中进行,开挖扰动使原始地层应力重分布,而土的自稳能力较差,暗挖法开挖不象盾构法施工有足够的抗力支撑扰动地层,只能以超前预加固和“短

5、开挖、早支护”保证地层的稳定。因此掌握开挖和支护的时空效应对稳定地层,保证施工安全,控制地层变形都有很大帮助,对于掌子面而言要把握开挖进尺、分步开挖顺序;对双线隧道则要确定左右线的间距。  施工进度的基本情况分析施工进度的快慢与开挖进尺及每一个开挖循环所用的时间有关,因此,考虑在预加固前提下土体的自稳时间及地层的塑性变形发展确定工序。  隧道通过含水砂层地段时,施工进度慢则掌子面裸露时间长,而上台阶没有施作临时横撑或临时仰拱,且上台阶拱脚容易积水,土的强度又低,虽然用钢板或木板支撑,拱部结构仍产

6、生整体下沉,隧道结构不及时封闭成环,对沉降的发展不易控制。因此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应当及时做好超前的地质预报,随时改变顶支护参数,保证安全、快速施工。六标一般情况上、下台阶2~3m/d砂层地段开挖进尺小,开挖困难进度慢,甚至不时停工,其沉降大。  当然在地层条件极差位置,土体易失稳,6标边墙曾出现喷混凝土前大面积土体滑落,相当危险,现场采用三台阶开挖,缩短每步开挖的时间,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这也是对地层变形的有效控制。  左右线错距分析6标段为左右并行双线单桐隧道,左右线间距,隧道净空宽度,

7、隧道上覆土层厚度,属超浅埋暗挖隧道,左右线的开挖对相邻隧道有很大的影响,超前掘进的隧道对另一线隧道的前方地表沉降值有影响,而滞后开挖的隧道则影响超前掘进隧道的后方沉降值。超前开挖隧道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范围要大于滞后开挖的隧道,相应地其地层沉降收敛稳定所需时间亦较长。  从XX年12月29日到XX年3月14日,区间隧道科学馆方向的左右线间距变化明显,XX年12月29日左线开挖滞后右线,左线施工进度加快,XX年1月19日左线超前,到XX年2月8日左线超前右线最大里程为,此后左线减缓施工进度,左右线间距

8、又变小,到XX年3月4日左右线又齐头并进,施工方及表36标4个工作面台阶长度及东向作用线错距  时调整左线进度,XX年3月14日左线开挖滞后右线施工后期调整四个工作面的进度后左右线间距绝大部分大于15m,最大值,最小值,一般在20m左右变化。从地表沉降纵向曲线可以看出后期地表沉降较前期地表沉降小,这与后期调整施工工艺参数有直接关系,后期采用的长短结合小导管注浆和小管棚预加固效果及合理的左右  根据6标现场调研及对施工方资料的统计可以发现,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期对台阶长度的把握不到位,台阶时小时大,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