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口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及应对策略论文

关于口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及应对策略论文

ID:10635459

大小:4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7

关于口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及应对策略论文_第1页
关于口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及应对策略论文_第2页
资源描述:

《关于口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及应对策略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口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及应对策略论文.freel”。因为“concretsteps”可以理解为“洋灰做的台阶”…。3。2忽视汉英差异.套用汉语的表达结构汉语表达的模糊性.给口译的准确性带来了困难.freelybestto…”。这里汉语表达的模糊性具有其语言功能。一是出于标记的策略考虑,它有婉言谢绝之意,以便不伤害对方的面子,同时也是出于推诿责任的需要,万一不能完成任务,也有台阶可下但西方人却把这种婉转的措辞误认为肯定的回答.因为“1vbestto"表示“我一定会尽量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之意”不同民族的

2、语用习惯大不相同,如对于坦率、自信的美国人,译员应尽量避免用about,might,s0me等词语:对于办事讲计划、节奏不快的北欧人,翻译时应放慢语速.用清晰详细的字句效果最佳:对日本人.应注意各种不同级别的称谓:对重修养、讲礼仪的英围人,要主动采用politeform.等等3.3忽视文化和价值观念所导致的语用失误由于概念的不同.英汉语中存在大量词语不对等现象。比如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出现很多新词汇,“三讲”教育“threeemphaseS"educaton、民心工程“peoplefirstproiec

3、t”、首善之区“modelhabitat”,如果仅仅翻译出这儿个英文单词.是达不到交际的目的的。因此.对于这些特有的民族文化现象:人名地名、历史事件、特有的体制、机构、流行语和典故等,需把它们具体化,采取一种补充解释性翻译。如:“三讲”教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应译为“threeemphases”education(tostresstheoreticalstudy,politicalapleMeeting…”译者一开始把“庙会”译成了“temp1eIneeting”,是因为“会”这个词在泽者的头脑

4、中瞬间激发起原型词“meeting”随后口译者意识到“meeting”(会议)不如“gathering”(集会)贴切,就改用了“次原型”词“gathering”,但接着意识到“庙会”指的是一种定期集市.想起应该用精确对应词“fair”。于是当下改口,进行自我更正。实际的口译过程如下:“…thatis,LonghuaTempleGathering,er‘一exactlyspeaking.LonghuaTempleFair.’’4-2跨文化口译中对俚语习语、幽默笑话、诗词名言的处理一方面.对于两种语言中可

5、以相对对等的谚语、成语、习语,译员要在平时多积累、多记,一旦用上就可以事半功倍。比如:“滴水石穿”可译为“Littlestrokesfellgreatoaks”:“居安思危”可译为“Intimeofpeace,preparefortheyselfvaluegreatlythefollotheBookofSongsandBookbytheNameoftheCharacterofPoems.OneisthatalthoughZhoumission.Theotheristhatonlyinnovationc

6、ouldensurethe~oafarbutfarrfombeautifulonceyouareinit.ButIbelieve…尽管口译者在语言结构上颇费了一番功夫.可是源语的幽默仍然丧失贻尽。4.3删繁就简.化虚为实汉语里修饰语使用得较多,例如:顺利进行、胜利完成、热烈拥护、积极支持、努力做到、认真贯彻、广泛开展、严肃处理.等等。但口译时,汉语中的修饰词不一定统统照译.而应仔细推敲。灵活处理英译文中修饰词过多会显得装腔作势.原来想强调的反而削弱了如:矗立在苏州新区的依沙中心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兴建。

7、句中“如火如荼”完全是一种虚化的修饰语.口译时不应拘泥于源语结构,而应加以淡化或改泽:SituatedatthegateofSuzhouNewDistrict,theEverSuccessCenteriswellunderconstruction.英汉双语中.某些词语.句子或篇章的表层含义相当具体或抽象.实则它们具有浓重的文化内涵,反映各自民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内容.译者即要尽量再现原语的文化信息。实际操作时要灵活变通发挥想象力,寻求跨文化的“对等”词语。是具体的抽象化.抽象的具体化,即虚实转化法。5

8、结论把一种异质的文化倒转过来.通过翻译进入另一种文化.这中间不能没有差距,不能没有冲突。“文化因素在语际转换基本作用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文化冲突只能在文化交流中获得统一,王佐良先生说.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因为“他处理的是个别的阋.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在口译实际活动中.面对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信息,口译员应该也必然要对那些特殊的文化因素进行必要的“干预”或处理..但从口译活动的目的和交际效果而言.这样的文化性处理恰恰达到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