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和暴力行为相关因素研究进展论文

攻击和暴力行为相关因素研究进展论文

ID:10635875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攻击和暴力行为相关因素研究进展论文_第1页
攻击和暴力行为相关因素研究进展论文_第2页
攻击和暴力行为相关因素研究进展论文_第3页
攻击和暴力行为相关因素研究进展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攻击和暴力行为相关因素研究进展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攻击和暴力行为相关因素研究进展论文.freel等(1986)总结了13个有关精神障碍诊断类型与攻击行为发生率的研究,也发现以精神分裂症攻击和暴力行为发生率最高;其次是人格障碍和脑器质性综合征。酒和药物滥用的患者在住院环境下较少发生攻击和暴力行为,常在院外发生攻击和暴力行为。重型情感障碍尤其躁狂发作时,攻击和暴力行为罕见,Craig的解释是躁狂患者保留了部分冲动控制力。Schipkostieena(1989)用BPRS对38例急性强制性入院的精神病人进行测定,发现除敌对猜疑、焦虑外,夸大因子分较低也与攻击行为有关。近年来也有些研究者用BPRS的敌对猜疑、思维障

2、碍、激活性、焦虑、抑郁等因子研究住院精神病人的攻击行为因素,提出尤其是敌对猜疑与攻击行为更甚。其他一些同类研究虽然研究方法各异,但基本上都支持上述结论。但Yesavage等认为上述因子的综合作用较敌对猜疑因子对住院精神病人的攻击行为更有预测价值。综上研究唯一的不足是研究对象均基于对住院精神病人的观察研究,因为医院的环境以及医护等因素均对攻击行为的发生形成重要的影响[6],故其他环境中精神病人相关精神症状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2攻击和暴力行为相关的个性特征研究Shoham(1989)等基于对罪犯的个性研究,应用Cattell个性问卷测定了60例暴力犯

3、罪者,以寻找特定的犯罪人格;并与非暴力犯罪者相对照,发现攻击个体及暴力犯罪者有以下个性特征:多疑,固执,缺乏同情心与社会责任感,情绪不稳定,喜寻求刺激,缺乏自信与自尊,应付现实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差。Eysenck(1985)总结文献后发现:几乎所有研究提示反社会人格与青少年犯罪者在EPQ中P分显著升高,国内马丽霞[7]等通过研究也得出相同结论。多数研究也提示反社会人格者E分和N分升高,表明这些人易冲动,自控力差,焦虑紧张,不关心他人,缺乏同情心和内疚感,不害怕惩罚等。但Perez(1983)考虑到监狱环境对N分的影响,认为N分升高主要是监狱环境造成,但采用自

4、评方式评定犯罪行为,N分与犯罪间的正相关关系会变得明显,并认为E和(或)P分升高的个体具有冲动、冒险和寻求刺激的特征,从而导致反社会行为。综上提示有寻求强烈刺激素质的个体更易违背社会常规,从而出现攻击和暴力行为,甚至犯罪。Mungas(1984)的MMPI研究发现:被测者F、Pd、Ma量表分显著升高,对攻击和暴力行为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并认为:Pd分增高提示个体冲动,好攻击,也反映攻击行为史;F分表明对主观痛苦的感受性增强,Ma分表明警觉度高,对外应激敏感,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降低了个体对冲动的控制能力,而成为攻击和暴力行为者的人格基础。国内谢斌对住院精神分裂症

5、的危险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具有攻击行为的个体F、K、L、Pd、Ma分高于对照组,尤其是F、Pd较为突出。王小平等[8](1995)通过对攻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MMPI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组F、D、Pd、Sc、Si、MAS明显高于非攻击组。这都与Mungas的结论类似。总之,寻求强烈刺激及对冲动的控制能力较弱的个体易出现攻击暴力行为,当然尚需考虑环境因素等的相互影响。3攻击和暴力行为相关的神经生化研究神经生化与攻击暴力行为关系密切,如乙酰胆碱、GABA、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等。灵长类动物的群体是研究5HT与社会支

6、配和攻击行为的一个主要对象。群体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公猴显示全血或血小板中的5HT水平升高,脑脊液(CSF)中5羟吲哚醋酸(5HIAA)较高,导致他们在群体中获得较高的社会支配地位。相反,CSF中5HIAA水平低与青壮年公猴的攻击行为、采取冒险行为有关。较有意义的是发现人类攻击行为神经生化与灵长类动物群体类似,CSF中5HIAA水平低也与攻击行为有关。Broan(1977)通过对司法精神病学的慢性精神病罪犯及反社会人格障碍群体进行研究,发现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均明显升高。Liberg等(1978)通过对应激状态下反社会人格障碍个体的研究,得出去甲肾上腺素及去甲

7、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比率升高损害了个体对预期惩罚的恐惧反应而易导致攻击和暴力行为。4攻击和暴力行为相关的遗传学及内分泌研究六十年代末期通过XYY即超雄综合征的发现,有些研究者以为找到了攻击行为的遗传学基础,然而进一步研究发现XYY染色体异常的男性极为罕见,即使XYY个体也没有特定的暴力倾向,尽管如此尚不能否定攻击行为存在遗传素质。如在精神病人群当中,国内周思[11](2000)曾对有凶杀行为的72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染色体研究发现具有长Y染色体的频率为19.44%,提示在精神疾病当中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长Y倾向,其出现长Y染色体的频率远高于正常人群,

8、但长Y染色体与凶杀行为是否有关联还需进一步探讨;袁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