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区域的现实特性简析

民族区域的现实特性简析

ID:10645282

大小:6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7

民族区域的现实特性简析_第1页
民族区域的现实特性简析_第2页
民族区域的现实特性简析_第3页
民族区域的现实特性简析_第4页
民族区域的现实特性简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族区域的现实特性简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民族区域的现实特性简析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小编专门编辑了“民族区域的现实特性简析”,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地区发展不平衡促进了少数民族人口向全国各地扩散,使其分布范围越来越广.民族地区人口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人口的合理分布;有利于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有利于促进我国各民族的文化扩散和文化融合;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共同繁荣.现阶段我国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每个少数民

2、族都与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交错杂居.比如,西藏的藏族北面与维吾尔族、南面与门巴族和珞巴族相邻杂居;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但那里又混杂居住着大量的汉族和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而蒙古族在新疆、青海和河北境内也散布着一些聚居区等等.从全国范围看,随着少数民族人口的快速增长,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集中分布地区.比如,藏族聚居在青藏高原;朝鲜族聚居在吉林省延边地区;壮族聚居在广西;哈萨克族聚居在新疆;布依族聚居在贵州等.我国在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

3、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3].许多少数民族内部也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比如,我国分布于宁夏回族自治地区的回民人口只占其总人口的1/3,其余2/3散居在全国大部分市县,回族是我国除了汉族以外分布最广泛的民族.地域分布上主要集中于边疆和内陆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北部、西北以及西南的内陆和边疆地区(表1).中国大陆边境线22800km,民族地区陆地边境线界线18610km,55个少数民族中有30多个民族地区聚居在边境地区[4];少数民族聚居

4、区有1600多公里的海岸线,约占全国的1/10;全国138个边境县,112个属民族地区[5].结合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和中国政区图不难发现:朝鲜族居住在与朝鲜交界的地区;蒙古族、哈萨克族居住在与蒙古、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交界的地区;维吾尔、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少数民族居住在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交界的地区;藏族、门巴族和珞巴族居住在与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和印度交界的地区;独龙族、怒族和傈僳族居住在与缅甸交界的地区;景颇、佤、苗、瑶、傣、哈尼、布朗、拉祜、壮等少数民族居住

5、在与缅甸、老挝、越南交界的地区.我国边境民族地区与周边15个国家接壤,并有很多少数民族是跨国界居住的,如壮族、傣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朝鲜族等.边境民族地区既是国防前沿,又是我国对外展示的窗口,该区域的团结繁荣是我国长治久安、民族富强的根本保证.深居内陆、远离我国经济中心的区的位条件对民族地区的发展造成了制约.区域经济学认为,区位一方面指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识为一定的空间坐标;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这种联系既包括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也包括与社会经济环境的联系.我国民族地区

6、多深居内陆、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是我国少数民族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远离我国经济中心的区位条件,使其难于接受我国发达地区的辐射和带动;同时,民族地区普遍技术落后、信息闭塞也导致了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较低.比如,地处怒江河谷的独龙族由于地理环境十分闭塞,历史时期的汉文化传入受阻,以至于到解放前独龙族还处于父系氏族公社阶段[6].自然的、历史的和现实的条件限制,决定了民族地区要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转型跨越发展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深入实施、边境贸易

7、的进一步活跃和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大型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和民族地区对自身潜力的充分挖掘,相信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一定会得到显著提高.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地理定律对地理学建设的启发”,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年会专门成立了一个分会讨论TFL,围绕着TFL尤其是地理学中的定律问题的讨论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否定论者主要是特雷弗•巴恩斯(TrevorBarnes),他集中于地理世界的多样性和TFL提出的个人背景两个角度来

8、分析TFL[14]。隋殿志的总结说,巴恩斯从科学哲学角度分析地理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否认作为普遍性的TFL的存在[12],但实际上,巴恩斯的分析还有科学社会学的视角。在科学哲学角度上,巴恩斯认为人类行为充满着不确定性、异质性和偶然性,并不能用定律去描述;因此,TFL既不是真理也不是定律,只是地理学的一句箴言,因为定律必然是普遍性的、逻辑性的和必然性的,而TFL是这样一种命题:前半部分是形而上学的,后半部分是相对性的[14]。在中国也有类似以上从科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