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重庆市经济发展状况研究论文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重庆市经济发展状况研究论文

ID:10649017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重庆市经济发展状况研究论文_第1页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重庆市经济发展状况研究论文_第2页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重庆市经济发展状况研究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重庆市经济发展状况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重庆市经济发展状况研究论文摘要: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重庆市40个区、县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化综合评价。在分析重庆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和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对策和思路。关键词:重庆市;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经济发展状况重庆是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其经济发展仍然处于非均衡发展的历史进程,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随着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重庆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重庆各区、县只有对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实

2、现有效的区域整合。近年来,社会统计分析软件在社会经济统计、工程技术以及教学科研等领域的研究已取得广泛应用。本文以重庆市内40个区县为研究对象.freel的常数矩阵,称为因子载荷矩阵;F=(F1,…,Fm)是不可观测的向量,F称为X的公共因子;ε称为X的特殊因子,通常理论上要求ε的协方差阵是对角阵,ε中包括了随机误差,且ⅱ)Cov(F,s)=0即F和ε是不相关的;ⅲ)D(F)=Im即不相关且方差皆为1。因子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模型X=AF+ε以F代替X,由于m2.2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统计学中研究“物以类聚”问题的多元

3、统计分析方法,在统计分析的应用领域已经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聚类分析至今,有许多种不同的聚类方法,其中应用得最多、最成熟的方法为系统聚类法,也是本文将采用的方法。其思路为:首先将每个数据对象各视为一类,根据类与类之间的距离或相似程度将最相似的类加以合并,再计算新类与其它类之间的相似程度,并选择最相似的类加以合并,这样每合并一次就减少一类,不断继续这一过程,直到所有数据对象合并为一类为止。3实证分析3.1因子分析结果运用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在处理过程中采取以下步骤:(1)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操

4、作性的原则,对所有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消除量纲的影响。由标准化后的数据求协方差矩阵,即原始数据的相关矩阵,判断能否进行因子分析;(2)根据公共因子在变量总方差中所占的累计百分比例,一般为大于85%规则,确定描述数据所需要的公共因子数;(3)公共因子的命名和意义解释。运行结果如下:在表2中,按照提取原则即特征值大于1,选入3个主成分,其方差累计贡献率达88.08%,即反映了原始信息的88.08%,这三个因子就可以解释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了。我们将这3个主成分作为评价重庆市40个区、县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参量。从表3可以看出

5、,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城乡居民储蓄、公路货运量等四个指标与第一主成分的相关系数较高,主要反映了经济总量状况及其环境状况;专任教师数在第二主成分上的载荷较大,即与第二主成分相关程度较高;消费总额指数在第三主成分上的载荷较大,即相关系数较高。因此我们可将主成分命名如下:第一主成分:产出主成分;第二主成分:教育主成分;第三主成分:消费主成分。把我市40个区、县的经过标准化的数据(X1,X2,…,X8)代入对应的线性模型,可以得到各地区的主成分值,并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到综合得分F(其中F=0

6、.0113×F1+0.1412×F2+0.7821×F3)。3.2聚类分析结果运用SPSS的系统聚类法,根据各个地区的综合得分值进行分类,共将重庆市40个区、县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渝中、九龙坡、江北、双桥、沙坪坝、大渡口、南岸、渝北、万盛、长寿;第二类巴南、北碚、梁平、永川、黔江、大足、铜梁、合川、荣昌、南川、潼南、江津、酉阳、武隆;第三类壁山、万州、巫溪、巫山、忠县、丰都、开县、秀山、綦江、石柱、涪陵、奉节、彭水、云阳、垫江、城口。4结论和对策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1)重庆市40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

7、差异:第一类区县大部分分布在都市发达经济圈,第二、三类区县几乎均处于渝西经济走廊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2)渝中区综合经济实力得分远远高于其他9个,这说明渝中区已成为整个重庆经济的发展极。其中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渝北五区在地理位置上和渝中区相临,受经济辐射作用应影响,经济综合实力较强;巴南区、北碚区虽然位于都市发达经济圈,有着特殊的区位优势,但是由于受周边江北、沙坪坝等五区的经济回波效应影响,抵消了经济的辐射作用,所以综合实力得分较第一类地区低;壁山、万州等l6个区县大多为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交通不发

8、达,这些地区的专业优秀人才大多流向一、二类地区,因此使得这些地区与第一、二类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有扩大的趋势。(3)基于较大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重庆市要对以往三大经济圈的发展战略加以完善、发展和提升,切实贯彻并实施“一圈两翼”的新战略。努力增强一小时经济圈的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