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数学概念教学

小议数学概念教学

ID:10652374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小议数学概念教学_第1页
小议数学概念教学_第2页
小议数学概念教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议数学概念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议数学概念教学摘要:数学概念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是数学知识的核心。数学概念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领域的台阶和基础,其教学地位不容忽视。中国1/vie  关键词:数学;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1992-7711(2017)02-0065  概念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数学中的命题,都是由概念构成的,数学中的推理和证明,又是由命题构成的。因此,数学概念教学,是整个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可见概念的重要

2、性。初中阶段尤其是七年级,概念较多,怎样组织教学,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概念教学中的一些尝试谈几点认识。  一、用归纳思维的方法引入概念  归纳是逐个研究某类事物而发现一般规律的思维过程,是人们认识事物、理解事物本质和掌握知识所不可缺少的。简单地说,归纳也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可用归纳法引出一般性概念。例如,在讲正负数概念时,可以从学生熟知的两个实例: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比0℃高5℃记作5℃,比0℃低5℃记作℃,比海平面高8848米,记作8848米,比海

3、平面低155米记作米。由这两个实例很自然地把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把加“-”号的数叫做负数。这样引入正、负数,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使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且还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大小性质。这种用归纳思维引入概念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二、用变式教学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深挖概念  初中数学中需要学习的概念很多,因为内容相近致使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发生混淆,而变式教学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提高教学效果有现实意义。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4、“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时,笔者设计了一些针对这个概念的几个变式练习题。  例题: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变式1:方程3xk+2-3x+5=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k=  变式2: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ax+a2-1=0的一个根是0,则a的值是  通过以上的的变式训练,能够逐渐加深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的理解,从而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所反映的本质特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因此,通过相应的变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抓住事物的本

5、质特征,排除概念的无关特征,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在教�W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化的过程”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寻找规律,以“不变”应“万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三、巧用方法,激发兴趣,实现概念升华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较抽象的概念,教师应采取多举实例,演示教具,绘制图形及运用通俗生动形象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等手段,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抽象问题具体化。这样,以恰当的演示直观材料给学生鲜明具体的表象,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

6、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往往是学生能力的最初显露,“是一些隐藏能力的信号”。教师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些能力,然后用以上方法就能有助于学生对定理、公式、概念等的理解与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顺利掌握概念创造有利条件,达到化难为易、突破难点、掌握概念的目的。如在讲有理数这个概念时,由于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的全体都是有理数,这个概念的外延较大,并且六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已有很大的发展,但经常还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作支持,基于这个特点可以把有理

7、数比喻成一棵大树,把它的组成分别看成树叉和树根,如图:  这样,鲜明生动的形象比喻,容易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右图中教师只给出部分枝干,其余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为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奠定了基础,还激发了学生借助直观的形象进行广泛的联想,从而开拓了丰富的思维形象,发展了深刻的抽象思维以实现概念的升华。  四、用已定义概念类比得出新概念  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内涵有相似之处,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新概念时,常常受到与其相似或类同的旧知识的干扰。由于旧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已形成牢固的思维定式

8、,在与之相近的新概念学习中很容易发生学习障碍。所以,在这类概念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运用分析、对比或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新概念,使新概念的内涵突出地显示出来,划清“形似质异”或“形异质同”的新旧概念的界限,以利于形成深刻而清晰的认识,明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得出新的概念。由于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有限,有时很难独立完成对新旧概念的辨别与分析,这时教师可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问题,帮助他们实现新旧概念的过渡与衔接,形成概念学习的正迁移。如在通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