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定期施肥对冬小麦吸收氮素的影响论文

论定期施肥对冬小麦吸收氮素的影响论文

ID:10663297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论定期施肥对冬小麦吸收氮素的影响论文_第1页
论定期施肥对冬小麦吸收氮素的影响论文_第2页
论定期施肥对冬小麦吸收氮素的影响论文_第3页
论定期施肥对冬小麦吸收氮素的影响论文_第4页
论定期施肥对冬小麦吸收氮素的影响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定期施肥对冬小麦吸收氮素的影响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定期施肥对冬小麦吸收氮素的影响论文.freelaestivumL.)吸收利用氮素的影响,为新形势下制定合理培肥施肥技术确保小麦的高产稳产,保护农田环境具有积极意义。施肥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氮肥或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叶片SPAD值增大1;与单施无机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增加小麦的有效小穗数和穗粒数2,降低小麦灌浆盛期旗叶膜脂过氧化,提高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速率和千粒质量,延缓叶片的衰老;而不均衡施肥膜脂过氧化作用升高,光合速率降低3。在小麦品质方面,在高施氮量情况下,可以提高小麦籽粒的

2、蛋白石含量和面粉面团参数4;与不施肥相比,氮磷钾配施可以明显提高小麦籽粒的蛋白质、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5,.freelm,无霜期224d,年平均蒸发量1450mm,年日照时间约2400h。土壤类型为潮土,1990年研究开始时基础土壤样品的养分情况为pH8.3,g?kg-1,g?kg-1,g?kg-1,2和45m2,每组各处理均3次重复,相当于有6次的重复。研究施用的氮肥为尿素CO(NH2)2,磷肥为磷酸二氢钙Ca(H2PO4)2,钾肥为硫酸钾(K2SO4),有机肥为牛粪,秸秆为当季玉米秸秆。除不施肥

3、(CK)的处理外,施肥处理的施氮量(或标准)相同(其中施有机肥或秸秆还田的氮肥分配比为m(有机氮)与m(无机氮)之比为7∶3,m(N)∶m(P2O5)∶m(K2O)=1∶0.5∶0.5),施肥处理的磷肥、钾肥、有机肥、秸秆作基肥一次施入,无机氮肥的m(基肥)∶m(追肥)=4∶6(秸秆还田处理可能由于C多而C/N失调,必需增加N用量,这样秸秆还田处理所无机氮肥按7∶3分配基肥和追肥),各处理施肥量见表1。试验选用的小麦品种为郑麦7698(豫审麦2011008),2009年10月18日播种,播量约150kg

4、?hm-2,行距23cm,2010年6月11日收获。各处理田间管理一致,分别于越冬期、返青期及抽穗期浇水3次,每次500m3?hm-2;并进行人工除草。此外,本研究整理分析了1991—2008年间18年的小麦产量资料,为分析小麦对氮素吸收的影响提供数据上支持和补充;长期定位施肥研究选用的小麦品种虽然年际间不同,但是同一研究年份内,各施肥处理的品种相同。1.3测定及分析方法分别在小麦的越冬期(2009-12-22)、返青期(2010-02-25)、拔节期(2010-03-17)、抽穗期(2010-04-1

5、6)、灌浆期(2010-05-06)、成熟期(2010-06-11)进行田间植株样品的采集,并进行室内处理以及分析测定。小麦出苗后,在每个小区固定3个1m长样段,在每个生育时期调查田间群体数,取平均值计算;同时取0.5m行长的植株样品,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剪去根部,分为茎秆、叶、叶鞘、穗和籽粒(生育前期为整株),鲜样于105℃杀青30min,70℃烘干至恒质量,并称质量,计算干物质重。植株的全氮用H2SO4-H2O2法测定23,干物质用烘干法测定24,小区实收5m2计算产量,氮吸收量及利用率等计算方法如下

6、:N累积吸收量(kg?hm-2)=干物质积累量(kg?hm-2)×各器官中全氮质量分数(g?kg-1)/1000;氮肥吸收利用率=(施氮肥区作物氮素累积量─空白区氮素累积量)/施用氮肥总氮量×100%;氮肥生理利用率(Physiologicalefficiencykggrain/kgN)=(施氮肥区产量─空白区产量)/(施氮肥区植株吸氮量─空白区植株吸氮量);氮肥农学利用率(Agronomicefficiencykggrain/kgN)=(施氮肥区产量─空白区产量)/施用氮肥总量;氮肥偏生产力(Part

7、ialfactorproductivitykggrain/kgN)=作物施肥后的产量/氮肥施用量;文中数据为6次重复均值,用Excel、DPS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2结果与分析2.1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小麦籽粒产量(1991—2008)、群体动态与生物量的变化在等氮量施肥条件下,由图1可以看出,1991—2008年间CK、NK处理的小麦产量均低于NPK、MNPK、SNPK处理,其中NK处理的小麦产量在1991—1994年间呈下降趋势而后逐渐趋于稳定。NPK、MNPK、SNPK处理的小

8、麦产量在年际间存在一定的波动,NPK处理的籽粒产量要稍高于MNPK、SNPK处理。此外,考虑到不同年份之间小麦品种对研究的影响,研究将1991—2008年间18年的历史产量数据分为1991—1999、2000—2008年2个阶段来分析,由表2可以看出,1991—1999和2000—2008年前后2个阶段中NPK、MNPK、SNPK处理的籽粒产量分别为6116.3、5682.2、6084.0kg?hm-2和6700.3、6031.7、636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