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定期施肥对冬小麦吸收氮素的影响.docx

论定期施肥对冬小麦吸收氮素的影响.docx

ID:61902418

大小:18.2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26

论定期施肥对冬小麦吸收氮素的影响.docx_第1页
论定期施肥对冬小麦吸收氮素的影响.docx_第2页
论定期施肥对冬小麦吸收氮素的影响.docx_第3页
论定期施肥对冬小麦吸收氮素的影响.docx_第4页
论定期施肥对冬小麦吸收氮素的影响.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定期施肥对冬小麦吸收氮素的影响.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定期施肥对冬小麦吸收氮素的影响利用长期定位施肥的土壤条件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小麦(TriticumaestivumL.)吸收利用氮素的影响,为新形势下制定合理培肥施肥技术确保小麦的高产稳产,保护农田环境具有积极意义。施肥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氮肥或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叶片SPAD值增大[1];与单施无机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增加小麦的有效小穗数和穗粒数[2],降低小麦灌浆盛期旗叶膜脂过氧化,提高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速率和千粒质量,延缓叶片的衰老;而不均衡施肥膜脂过氧化作用升高,光合速率降低[3]。在小麦品质方面,在高施氮量情况下,可以提高小麦籽粒的蛋白石含量和面粉面团参数[4

2、];与不施肥相比,氮磷钾配施可以明显提高小麦籽粒的蛋白质、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5],改善面粉品质和面团品质,增加灰分含量[6];但也有研究认为长期有机无机配施与不施肥或者单施氮肥相比,降低籽粒的蛋白质、湿面筋、干面筋含量以及沉淀值和小麦籽粒品质[7]。此外,施肥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国、内外大量研究认为有机无机配施能显着提高小麦籽粒产量[8-18],而长期不施肥、单施N肥及不均衡施肥处理的小麦产量下降[9,12,14];同时,施用有机肥可以使小麦对N、P、K的吸收较为均衡,缺素施肥直接导致植株体内相应养分的明显亏缺,不施N肥则制约小麦对K的吸收[19];NP、NPK配施小麦的

3、氮、磷利用率较高,且NPK配施有机肥的肥料利用率有累加效应[20]。前人有关施肥对小麦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小麦生长发育、品质、产量等方面,研究选用的小麦品种通常已经大面积推广。而有关不同施肥措施对小麦特别是新审定小麦品种氮素的阶段性吸收、利用以及累积等方面研究则鲜有报道。本研究以国家潮土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基地为平台,以1990年以来的不同施肥措施的土壤为基础材料,以新审定的郑麦7698为对象,系统的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其整个生育期各生育阶段N素吸收、累积的影响,为制定小麦高产稳产的施肥技术、丰富小麦营养需肥理论及其它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

4、198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全国9个不同土壤生态类型区布置了“全国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长期定位监测试验网”,经过2年匀地种植,于1990年开始不同施肥方式下作物产量与肥料效益的监测研究。试验地位于黄淮海平原国家潮土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郑州长期监测站(34°47′N,113°40,4′季E)分明,气候类型为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4℃,>10℃积温约5169℃。7月最热,平均27.3℃;1月最冷,平均0.2℃;年平均降雨量645mm,无霜期224d,年平均蒸发量1450mm,年日照时间约2400h。土壤类型为潮土,1990年研究开始时基础土壤样品的养分情况为pH8.3,w[土壤有机质

5、(SOM)]=10.1g?kg-1,w[土壤碱解氮(Alkali-hydrolysableNitrogen)]=76.6mg?kg-1,w[有效磷(Olsen-P)]=6.5mg?kg-1,w[有效钾(ExchangeableK)]=74.5mg?kg-1,w[土壤全氮(TotalN)]=0.65g?kg-1,w[土壤全磷(TotalP)]=0.64g?kg-1,w[土壤全钾(TotalK)]=16.9g?kg-1。有关监测站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养分及肥力的研究详见Nie等[21]、张水清等[22]的研究结果。1.2试验设计长期定位施肥研究的试验小区为完全随机排列,本研究选取其中的5个

6、处理:(1)CK(种植冬小麦,不施肥);(2)NK(施氮肥和钾肥,不施磷肥);(3)NPK(施氮磷钾化肥);(4)MNPK(M指有机肥,有机肥+氮磷钾化肥);(5)SNPK(S指玉米秸秆,秸秆还田+氮磷钾化肥),按照小区面积大、小分2组,分别为54m2和45m2,每组各处理均3次重复,相当于有6次的重复。研究施用的氮肥为尿素[CO(NH2)2],磷肥为磷酸二氢钙[Ca(H2PO4)2],钾肥为硫酸钾(K2SO4),有机肥为牛粪,秸秆为当季玉米秸秆。除不施肥(CK)的处理外,施肥处理的施氮量(或标准)相同(其中施有机肥或秸秆还田的氮肥分配比为m(有机氮)与m(无机氮)之比为7∶

7、3,m(N)∶m(P2O5)∶m(K2O)=1∶0.5∶0.5),施肥处理的磷肥、钾肥、有机肥、秸秆作基肥一次施入,无机氮肥的m(基肥)∶m(追肥)=4∶6(秸秆还田处理可能由于C多而C/N失调,必需增加N用量,这样秸秆还田处理所无机氮肥按7∶3分配基肥和追肥),各处理施肥量见表1。试验选用的小麦品种为郑麦7698(豫审麦2011008),2009年10月18日播种,播量约150kg?hm-2,行距23c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