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及对策研究

ID:10666285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7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及对策研究_第1页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及对策研究_第2页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及对策研究  摘要:农村金融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是推动农村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支撑。如何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做好我国农村金融的创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新形势下,农村金融必须做好组织体系、金融体制和金融产品等方面的创新,不断构建和谐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发展创新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历程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金融就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农业生产百废俱兴,社会发展一片繁荣,农民之间

2、的生产互助资金已经无法满足正常生活需要,各种高利贷事件频发。为了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管理,对农村金融机构给予一定支持和鼓励。截止到1957年,全国农村信用合作社覆盖了全国80%的乡镇。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缓慢,1978年给全中国带来了发展机遇,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发展。具体来说,农村金融体系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发展复苏阶段(1978~1984年)  为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促进多种渠道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中央不断颁布新政策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1979年2月,对农业银行做了具体的规定,作为对我国农村经济支持的主要力量,并把农业银行作为农村信用社的上级

3、机构,并指导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同时,规定了农村信用社是以服务三农为主要目标的农村金融机构。这样,农业银行在农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和支持后,农村经济得到了极大增加,各项事业得到了巨大发展。  2.扩大发展阶段(1985~1993年)  经过第一阶段的发展之后,我国不断扩大农村金融的发展,1986年底将邮政储蓄业务定为邮政企业的业务,邮政储蓄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力量。同时,对农村民间信用的管制逐渐放开,允许民间自由借贷,积极兴办农村保险事业,允许多种投融资发展模式,不断补充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资金需求。  同时,各银行也扩大对了进军农村市场的

4、步伐,一些财务公司、保险公司也将触角深向了农村,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发展的良好局面。  3.补充完善阶段(1994~1999年)  在此阶段,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地位,形成有条理的农支力量,国务院出台政策逐步将农村信用社从农业银行中脱离出来,有步骤的组建农村信用社各级机构,将各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银行。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初露端倪,四大国有银行纷纷撤离农村市场,将农业发展银行发展成专门从事与农产品发展相关的政策性银行。这一阶段,由于国有银行的大面积的撤出农村市场,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发展力量。  4.深化改革阶段(20

5、00年以来)  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将更多资金流向农村市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不断进行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深化,从2003年以来,国家不断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要求农村信用社不断明晰产权,确定农支目标。为弥补农村市场信贷资金支持的不足,党中央于2006年开始对邮政储蓄进行改革,设立邮政储蓄银行,不断发展城乡经济,创新小额信贷,发展适应农村经济的信贷品种,形成能够充分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  二、我国农村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  1.金融市场资金供需相矛盾  农村金融机构应该以服务三农作为基本要求,以更多的资金投向农村发展。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由于

6、受商业银行管理体制、信贷审批权限的制约,使支农资金大量外流,削弱了支农资金的供给,弱化了对农村产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在发展中,作为我国农村市场主体的农村信用社,由于资金受到限制,没有能力为农村发展提供足够资金,特别是在我国西部地区,许多乡镇仍旧没有服务机构,造成许多金融服务真空,农村金融供给能力严重不足。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在社会发展贡献中占比越来越小,从1978年的28.2%到2009年的10.6%,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