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置入的术后护理

心脏起搏器置入的术后护理

ID:10666328

大小:2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7

心脏起搏器置入的术后护理_第1页
心脏起搏器置入的术后护理_第2页
资源描述:

《心脏起搏器置入的术后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临床资料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从2000年1月至2009年8月共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313例,临时性起搏器73例,其中男性209例,女性177例,年龄在28~74岁,平均年龄51岁。为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及病窦综合征208例;高血压心脏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或搭桥术后77例;瓣膜置换术后13例;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患者88例安装埋藏式心脏人工起搏器。下面对安装心脏人工起搏器的术后护理总结如下。2术后护理2.1平车推入病房,安置好患者,向手术医师了解术中情况及起搏频率,术后立即描记心电图,心电监护72h,观察起

2、搏器脉冲信号与心电图的规律。可及时发现并处理与起搏相关的或其他的心律失常。定时测定起搏读数并调整,以免发生起搏及感知障碍[1]。2.2术后必须平卧24h,防止电极脱位,第2天可取半卧位或左侧卧位,一般卧床5~7d,可逐步坐起,以免因脑供血不足而引起头晕,术侧上肢不要过度用力、外展或上举,以免影响起搏器的起搏功能。2.3饮食方面术后患者宜进食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半流质饮食,保证营养充足,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薯类和豆类,保持大便通畅。2.4埋藏式起搏器局部伤口沙袋压迫6~8h,确认无出血后

3、及时移去,按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更换敷料,每日换药一次,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一般术后7d拆线[2]。2.5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体温、脉搏、血压、心率及心律的变化,术后体温不应超过37.5℃,术后给予抗生素5~7d预防感染。2.6心理护理尽量排除引起患者紧张的心理因素,解除其心理压力,给患者以安慰和鼓励,向患者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患者的康复意识。2.7注意观察并发症注意观察有无伤口渗血、红肿、感染、电极脱位,起搏阈值增高,心脏穿孔及起搏系统本身的故障,要做好监护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医师,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4、[3]。2.8一定瞩患者远离磁场和高压线,避免影响起搏效果。2.9术后患者分别于1、3、6个月后随访一次。随访内容包括切口和囊袋情况、起搏器工作状态等。3讨论3.1常见安装起搏器的患者包括病窦综合征及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其次是扩张性心肌病;还有少部分的瓣膜置换术后和冠脉支架术后的患者[4]。3.2一定瞩患者远离磁场和高压线,以免影响起搏效果。3.3心肌穿孔可表现为感知失灵,肋间肌或隔肌抽动、或出现心包摩擦音。3.4心脏压塞极为罕见,即使心肌穿孔也少有心脏压塞发生。参考文献[1]洪明.心脏起搏部位研究进展[J].临床心血管

5、病杂志,2002,18(4):187.[2]朱纯石.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疗[J].起搏与心脏,1990,4(1):47.[3]吴永全.心力衰竭猝死的防治[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6,20(5):384-386.[4]张清华.起搏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0例[J].起搏与心脏,1988,2(1):3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