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分析

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分析

ID:27337520

大小:66.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分析_第1页
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分析_第2页
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分析_第3页
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分析徐秀彬孟丽霞王丛新(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黑龙江鹤岗154101)【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S5(2010)11-0308-02【关键词】人工心脏起搏器临时永久临床护理人工心脏起搏是以人工心脏起搏器(简称起搏器)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而使心脏收缩。用于治疗心律失常。适用于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慢快综合征,无年龄限制。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

2、的心脏功能障碍。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2009年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46例,其中男36例,女10例,年龄30岁〜78岁,临时起搏器安置术15例,永久起搏器安置术31例。安置起搏器患者的基础病变有病窦综合征31例,房室传导阻滞15例,平均住院7天。1.2临床表现患者出现与缓慢性心律失常有关的心、脑等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如发作性胸闷、头晕、黑矇、疲倦、乏力,严重者可发生晕厥。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1.3适应证1.3.1临时性临时性心脏起搏是非永久性植入起搏电极导线的一种起搏方法,适用于缺血、炎症

3、、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心脏手术后引起的一过性心动过缓或传导障碍的治疗,也用于快速心律失常在电转复心律时的支持疗法。1.3.2永久性适用于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动脉窦过敏和恶性血管迷走反射综合征、缓慢性心律失常、肥厚性心肌病的病人安装双腔起搏器,可降低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对于少数终末期特发性的扩张型心肌病的病人,可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其他治疗无效的长Q-T间期综合征的病人,β-受体阻滞剂和永久起搏器联合应用。2护理2.1术前护理右侧颈胸部,因手术囊袋多数做在右侧胸。术前可少量

4、进食饮水。术前告知病人手术区域、手术过程、手术大概需要的吋间。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病人术前停用一周方可进行手术。2.2术后护理2.2.1观察护理术后病人返冋病房后立即做十二导联心电图,持续心电监测24小吋,密切观察体温、心率、心律的变化,并给予持续氧气吸入,2〜4L/min,以增加血氧含量。临吋起搏器植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电极脱位,可导致起搏失败。当出现感知功能不良吋可引起室速、室颤,危及病人生命。注意观察伤U情况,注意有无出血、渗血,术后沙袋压迫伤口8小吋,以利于皮下囊袋内止血,防止发生血肿。2.2.2体位

5、嘱患者卧床72小吋。在卧床期间,帮助患者翻身,防止褥疮发生,避免右侧卧位,防止起搏器电极脱位。协助患者活动术侧肢体,防止肩关节僵硬,肢体末端水肿。但应避免患肢上举或外展动作。嘱患者每小吋深呼吸1次,防止肺部并发症发生。协助患者健侧肢体每日活动3次,防止血栓形成。由于卧床吋间较长(多在7天左右)应严密观察皮肤受压情况、床单位应保持干燥、无渣。2.2.3严格执行医嘱,对临吋起搏器的治疗参数要详尽的交接班,并准备起搏器备用电池。每日检查接头连接处有无松动。以防脱节,影响治疗。2.2.4卧床期间饮食应注意少食产气类食

6、品,如:牛奶、鸡蛋、豆制品、冷饮、冷食,因为卧床后胃肠蠕动减弱,腹腔易发生胀气。对于排尿困难的病人,经物理方法诱导无效者应给予导尿治疗。2.2.3术后常规静脉点滴抗生素3天,如旮体温高或患奋糖尿病的病人可根据病情延长使用5〜7天。术后7天拆线(含手术日为第8天)。2.2.4常规每H清晨或必要吋描记心电图,如奋可能可以暂吋停用起搏器,描记和了解自主心律情况,但必须慎重。有起搏信号但不起搏时,首先应考虑电池耗尽,其次应考虑起搏值是否偏低,如确系此原因,可适当提高起搏阈值到能够起搏为止。防止起搏导线引出部位皮肤感染

7、。心率或心律恢复的早期,不应停用起搏器,而应继续保留慢于自搏心率的起搏频率,防止心率或心律再度异常吋发生意外。使用起搏器的患者在打开起搏器之前应将频率调在90次/min。电压,即起搏阈值应从高往低调至能起搏为止。如2伏能起搏砬放置在3伏。灵敏度一般应在2,并记录。使用起搏器患者出现室颤吋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避免因盲目寻找原因而延误抢救。2.2.5心理护理对术后需较长吋间应用起搏器的患者应加强心理护理,给予安慰鼓励,消除顾虑。3出院指导出院后正确监测起搏器,指导患者正确测量脉搏的方法、了解固定频率;如低于起搏频

8、率,应立即通知医生或去医院检查。安装永久起搏器的患者应随身携带病情记录卡,记录患者姓名、年龄、疾病名称、家庭住址、起搏器型号、安装日期、就诊医院、随访医生姓名,以备必要时砬用。嘱患者不要过度抬高两上肢,以免牵拉导线使其脱位而导致起搏失灵。日常活动有无头晕、黑蒙、胸闷、乏力等症状。出院近期注意切口有无红肿及体温升高,一旦出现上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避免到高压电场、强大磁场的环境中去,并避免接触汽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