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试题 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试题 答案

ID:10677226

大小:17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试题 答案_第1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试题 答案_第2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试题 答案_第3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试题 答案_第4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试题 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试题 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班级     学号姓名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阅卷人一、填空题:(15分,每空1分)1.   环境温度变低,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共射电流放大倍数会变。2.   当设计要求输出功率为20W的乙类推挽功放时,应选取PCM至少为W的功率管。3.  若将集成运放理想化,则差模输入电阻=,=。4.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要达到提高输入电阻、增强带负载能力的目的,应该给放大器接入反馈。5.  _______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阻大,而_______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阻小。6.    差分放大电路的主要功能是放大信号、抑制信号。7.当输入信号的频率等于放大电路的或时,放大倍数的

2、值约下降到中频时的。8.根据相位平衡条件判断图示电路(填“能”或“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9.负反馈使放大电路增益下降,但它可以通频带,非线性失真。10.   在直流电源中,当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20V时,单相全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平均值=V,若负载电阻=20,则负载电流平均值=A。第5页共4页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元素可形成P型半导体。A.五价B.四价C.三价2.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当从12增大到22,从1mA变为1.9mA,那么它的约为。A.90B.83.3C.86.43.以下基本放大电路中,电路不具有电压放大能力。A.共射B.共集C.共基4

3、.用恒流源取代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电阻,将使电路的。A.差模放大倍数数值增大B.抑制共模信号能力增强C.差模输入电阻增大5.在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A.温度B.掺杂工艺C.杂质浓度6.为增大电压放大倍数,集成运放的中间级采用。A.共射放大电路B.共集放大电路C.共基放大电路7.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A.电压并联B.电压串联C.电流并联D.电流串联8.欲将方波转换成尖顶波电压,应选用运算电路。A.比例B.加减C.积分D.微分9.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在输入电压为正弦波时,输出基本不失真情况下,负载上可获得的最大。A.交流功率B

4、.直流功率C.平均功率10.在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中,当信号频率=时,RC串并联网络呈。A.容性B.阻性C.感性三、(本题10分)判断下图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如果电路引入了交流负反馈,判断引入了哪种阻态。并估算此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源电压放大倍数。四、(本题10分)下图所示电路参数理想对称,晶体管的均为100,UBEQ=0.7V,rbb’=100,试计算T1管和T2管的发射极静态电流IEQ,以及动态参数Aud,Ri和Ro。要求画出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第5页共4页五、(本题10分)求解下图电路的运算关系。六、(本题10分)已知电路如图所示

5、,晶体管的β=100,=1K,UBEQ=0.7V。1、计算静态工作点;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3、计算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第5页共4页七、(本题10分)电路及参数如图所示,画出其电压传输特性。八、(本题10分)已知电路如图所示,模拟乘法器的K=0.1/V,U1=3V,U2=-6V,求:Uo=?九、(本题5分)在图示电路中,已知W7806的输出电压为6V,R1=R2=R3=200Ω,试求输出电压U0的调节范围。答案一、填空题:(15分,每空1分)1.   小2.  43.  ,04.电压串联5.  同相,反相6.    差模、共模7.0.7078.不能9.展宽,减小10.   

6、18,0.9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C2.A3.B4.B5.C6.A7.A8.D9.A10.B三、(本题10分)(1)交直流共存电压并联负反馈(5分)(2)(2分)(3分)第5页共4页四、(本题10分)(1)(2分)(2)交流等效电路略。(3分)(3)(3分)(1分)(1分)五、(本题10分)六、(本题10分)1.,,(2分)2.画出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3分)3.,(3分)(1分)(1分)七、(本题10分)(1)反相迟滞比较器(2分)(2)(4分)(3)(4分)八、(本题10分)(3分)(3分)(4分)九、(本题5分)(5分)第5页共4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