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矿井水害防治对策

浅谈矿井水害防治对策

ID:10679423

大小: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浅谈矿井水害防治对策_第1页
浅谈矿井水害防治对策_第2页
浅谈矿井水害防治对策_第3页
浅谈矿井水害防治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矿井水害防治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引言:上京矿区现有四对生产矿井,开采有上京井田、永丰井田、后洋井田、龙头坑井田、小华井田等,井田总面积为26.87平方公里。多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受小窑的无序开采,井田部分地表覆盖层、大矿的保安煤柱受到破坏,并在井田中留下了采空区、独头下山及地表裂隙带,加上管理混乱、技术水平不高,技术资料不健全,给大矿的正常安全生产留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下面以上京矿区为例,通过对矿井的水害防治工作进行总结,探索出一套矿井水害防治对策。1、矿区井田的水害因素分析1.1  矿井充水因素1.1.1  大气降水:大气降水是本矿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也是矿坑充水的

2、主要因素。根据生产技术部门现场实测,在矿坑涌水量与降水量关系中,涌水量曲线与降水量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雨季和旱季出现的“峰”与“谷”界线清楚。1.1.2  二叠系下统童子岩组细砂岩裂隙承压水:童子岩组地层是井巷工程揭露的主要地层,其细砂岩裂隙承压水含水层大多数是煤层的顶底板,当井巷工程揭露细砂岩含水层时,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就会进入巷道,成为矿坑充水的直接因素。1.1.3  断层对矿坑充水的影响:矿井导水和局部导水断层的导水性弱—极弱,断层破碎带中的水会补给童子岩组细砂岩含水层,成为矿坑充水因素。局部断层破碎带中仍储存了一部分地下水,当井巷工程揭露

3、时会突入巷道,但突水时间短,水量少,除永丰东井田F2导水断层外,井巷工程未发现导水性较强的充水断层,对矿坑充水影响不大。1.2  矿区井田水患情况:随着矿区井田地表小煤开采后采空区的增多及垮塌,矿区井田与地表小煤连通多,有些采空区通地表,暴雨或连续降雨后,经渗水通道流入井下,井下涌水量明显增大。如仙亭矿第一水平(+500m)正常涌水量最大为461.7m3/H,最小为128.64m3/H,平均为294.79m3/H,但连续暴雨涌水量最大为正常涌水量的2倍以上。同时,由于地表水的渗入,导致井田内部分采空区及独头下山积水,形成水患。2、矿井水害防治

4、对策2.1  技术基础工作2.1.1  合理进行开拓与开采。矿井应慎重选择井巷位置,力求避免穿过强含水层和大型断裂破碎带,距离高压含水层要有足够的安全煤柱,井底车场要设置水仓及排水设备,满足矿井最大涌水量的排水要求。2.1.2  矿井日常的水文地质基础工作。一是要建立完善矿井水文地质基础资料和图纸,为防治水工作提供技术保障。①建立各类水文地质台账与资料:矿井涌水量水文观测成果台账;气象资料台账;地表水文观测成果台账;矿井突水点卡或台帐;封闭不良的钻孔台帐;井下水文地质钻孔台帐;其它如地表小煤巡查记录表;矿井防治水工作文件、方案、总结、预案措施

5、等。②应建立和备有水文地质图纸:矿井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柱状图;水文地质剖面图;矿井充水性图;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矿井防治水系统图等。二是要重视水文地质的日常业务,为防治水工作提供参数与依据:①气象资料的收集工作。收集的内容主要有降雨量与蒸发量;关注雨季气候变化情况,及时掌握雨季气象动态。②老窑与小煤开采的调查及资料收集。重点调查和掌握矿区范围内现在正在开采的小煤和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图上准确标出小煤硐和老窑的位置、范围、开采情况、开采年限、积水情况、隔离煤柱留设、与大矿的空间关系等。③矿井涌水量观测工作。矿井要在主要采区、主

6、要大巷和石门点分水平、分采区设站进行观测,并设立永久性观测站,一般每月观测1-3次,雨季期间观测次数要增加2-3次,并建立观测台帐。对新揭露的出水点和溃入性涌水点,要增加观测次数和观测时间,以掌握水量变化情况,并建立观测台帐。④各矿井下山水患、汛期的主要涌水点、防治水或“三防”设施必须在矿井充水性图上标出。2.1.3  按规定留设矿井水平隔水煤柱。确定水平隔水煤柱的尺寸,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按照《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要求,依据不同情况,选用水文条件相似的经验数据,作为设计水平隔水煤柱尺寸,有效防止上水平水渗入下水平。2.1.4  认真做好地表小

7、窑的调查。各矿井应根据地质资料及现场调查相结合、询问老同志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办法做好矿区范围内的小窑调查、测量及填图工作,通过地表小窑的调查,查找地表水渗入井下的通道。同时,及时采取措施,堵住泄水通道,防止地表水渗入井下。2.2  地表水害防治2.2.1  抓好地表防治水工程的日常检查及清理维护。矿井应按照矿界范围做好矿井辖区内的日常检查及清理维护工作,特别是在雨季前要检查地表排水沟及拦洪坝、排水涵硐等防洪设施,通过地面防治水设施,防止或减少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井下,它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2.2.2  充填地表裂隙带和泄水通道。地

8、表小窑的无序开采破坏了部分地表覆盖层及保安煤柱,形成井田地表的缝隙带,极易成为雨水或地表水渗入井下的通道。因此,要加强地表裂隙带的治理。其主要方法:①填塞塌陷裂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