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矿井水害的防治

论文-浅谈矿井水害的防治

ID:44664628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论文-浅谈矿井水害的防治_第1页
论文-浅谈矿井水害的防治_第2页
论文-浅谈矿井水害的防治_第3页
论文-浅谈矿井水害的防治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文-浅谈矿井水害的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矿井水害的防治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在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中,有很大一部分受水害威胁。在已建成和正在开采的矿井中,多数矿井受周边小窑及老空水威胁,水害十分严重。我区某矿井曾因小窑越界开采,地表(水库)水从小窑贯人井下导致淹井,造成上千万元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煤矿水害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所以水害的威胁就成了煤矿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作为煤矿负责人,如何搞好煤矿防治水工作,防止矿井水害发生及在水害发生时如何抢险救灾,防止水害事故扩大,浅谈口己的一些见解:一、总结历年来发生的矿井水灾,究

2、其原因往往是安全思想不牢、思想麻痹、水文地质情况不明、预防措施不当从而造成矿井水害发生。首先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成立专门防治水机构,配备技术人员和探放水队伍,配齐探放水设备,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制度和水害预测预报制度、隐患排查制度,组织实施水害防治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计划,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从而从思想上、制度上、组织机构上防止水害发生,保证矿井安全生产。二、加强职工培训。使全矿每个干部职工都能按章指挥、按章作业,都必须熟悉透水前的

3、预兆,按照矿井应急救援预案,在水灾初始时如何抢险及汇报、撤退,保证矿井人员安全,降低灾害损失。三、采取水害防治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煤矿防治水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防治地表水涌入矿井、探放水、疏放排水、防水煤柱的留设、水闸门和水闸墙的设置使用、注浆堵水、建立防治水保障制度、加强水文地质工作,做好矿井涌水、积水预报等。1、要做好职工的教育培训,井下职工均要熟悉透水前的各种预兆,发现透水危害及时汇报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2、要建立必要的矿井防治水规章制度,把防洪、防治水工作落到实处。3、加强矿井水文地质观测工作,注意收集整理资料,准确将积水巷、水窝、

4、积水老窑绘在图上,以便进行采掘工程吋制定采取相应防范措施。4、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方针。5、探水吋如遇到钻孔沿钻杆向外流水,应立即停止探水,固定钻杆,严禁移动钻机和拔钻。并向矿调度及矿总工程师汇报,按指示行动。6、疏放排水。借助疏水巷道、放水钻孔、水位降低钻孔、抽水钻孔等专门工程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影响采掘安全的上覆或下伏强含水层中的地下水降低水位(水压)或使局部疏干。7、防水煤柱留设。在受水害威胁的地段,预留一定宽度和高度的煤柱,使工作面和水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地下水或其他水源浸入井下工作地点或巷道。8、堵截治水。利用堵水材料

5、将突水点或突水水流通道堵死,使水害地区与正常生产地区隔开,根除水害威胁或减少矿井排水。9、水闸门和水闸墙。水闸门是用来预防井下涌水威胁矿井安全而设置的一种特殊闸门,它在正常情况下应不妨碍运输、通风和排水,一旦井下发生水害时,将其关闭可控制水流,把水害控制在一定范围,保证其它采区安全生产。同时,它也是淹井时,保障中央配电室,水泵房、井底车场的屏障。10、防止雨季地表水涌入矿井。在地面修筑防排水工程,防止或减少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井下。它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特别是对于以降雨和地表水为主要涌水来源的矿井尤为重要。四、矿井水害的抢救处理矿井

6、…口发生突水事故,事故地点人员应按《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的规定及时汇报调度室,并通知、组织受灾影响范围人员按避灾路线撤离灾区。矿调度室接到事故电话后应向矿领导汇报,通知救护队及相关部门。成立救灾指挥部,有组织按步骤处理灾害。救灾指挥部成立后,应迅速判定水灾性质、了解突水点、影响范围、搞清事故前人员分布、统计撤离出井人员,分析被困人员躲避地点;根据突水量大小和矿井排水能力,积极采取排、堵、截水的技术措施。如果是老窑积水,积水量受老窑井巷空间限制,可选择排水方法处理涌水;如果是地表水透入井下,往往有充足的补给水源,应首先采取措施拦截地面补给水通道

7、,然后加强井下涌水的排放。当然,井下突水情况复杂,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某种或几种措施同时并用。同时,条件允许,必须尽快恢复灾区通风,防止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积聚和发生熏人事故。排水后,进行侦察抢险时,要防止冒顶,掉底和二次突水事故的发生。发生透水事故后常常有人被困井下,指挥人员仍应本着”救人是第一任务”的原则,争时间抢速度,釆取有效措施使他们早日脱险。透水事故发主后,应正确判断遇险人员可能躲避的地点,科学分析该地点是否具有人员生存的条件,然后积极组织力量进行抢救。当躲避地点比外部水位高时,遇险人员可能生存,对于这些地点的人员,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

8、打钻或掘一段巷道)向他们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以延长待救时间。当避难地点比外部水位低时,存在两种情况:⑴突水时洪水能直接涌入位于突水点下部的巷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