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我市产业优化升级的探索和思考

关于促进我市产业优化升级的探索和思考

ID:10681357

大小:6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7

关于促进我市产业优化升级的探索和思考_第1页
关于促进我市产业优化升级的探索和思考_第2页
关于促进我市产业优化升级的探索和思考_第3页
关于促进我市产业优化升级的探索和思考_第4页
关于促进我市产业优化升级的探索和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促进我市产业优化升级的探索和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促进我市产业优化升级的探索和思考**作为苏南方阵中的一员,目前正处在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站在优化发展的新起点上,根据区域竞争和发展规律,**要想在下一轮发展中争得一席之地,必将选择通过强化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集群裂变,从而走上又好又快、量质并举的发展之路。  一、产业优化升级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市对产业优化升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66.5亿元、495亿元和44.2亿元,五年来年均增

2、长30%以上,三次产业比重更趋合理(6.6:57.9:35.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40%,形成了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2个。  (一)以狠抓优势主导产业集群为重点,新型工业化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积极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通过多年来坚持抓技改项目的实施,全市重点企业的主体装备基本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计算机辅助设计、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数控等生产技术,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在传统的机械制造行业中,涌现了一批如汽车齿轮、饲料机械、环保机械等高新技术企业,以自主创新、科技创新为特征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3、全市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工业企业达65家,超百亿元企业1家。二是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围绕“双倍增”计划,重点支持先进机械制造、电子信息、输变电设备、新型材料、生物医药和现代农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输变电产业集群规模超过了百亿元。2007年末,全市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发展到8家和45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98亿元,比五年前翻了两番,占规模工业比重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三是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以项目为纽带,重点扶持了玉枝特种茶果场等一批集生产加工、生态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累计开

4、发农业新技术、新品种200多项,发展了20余家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化了农业内部结构。四是积极推进企业自主循环开发利用。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逐年提高。如江苏申特公司对废渣、废气进行开发转化,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配备余热发电成为热点,行业综合能耗将下降5个百分点。  (二)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旨,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  一是新产品开发明显加快。五年来,全市共研发新增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62只。其中110kv变压器、特种电缆等一大批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全国领先,华晶电子公司的“高尺寸稳定性超薄双向拉伸聚酰亚胺

5、膜”技术在国际处于领先水平。二是科技项目实施有所突破。近年来,全市实施科技项目10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创新基金项目5项、国家级火炬计划5项、星火计划27项、省重大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江苏正昌集团主持了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生物质成型燃料及装备开发)。三是品牌化建设成效明显。近年来,全市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近1倍,有3家企业入围江苏省专利百强,江苏正昌集团的有效专利拥有量已超过100件,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市已形成由17只国家级、26只省级、38只市级组成的梯级名牌、免检和驰名、著名商标(产品)群体,产品覆盖机电

6、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农药等多个领域。  (三)以创新整合各种资源为抓手,服务平台建设明显加强。  一是产学研合作平台。一批企业与清华大学等全国近100所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了清华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浙大**合作服务中心等12家产学研基地,挂钩12000多名专家建立了产学研专家库。近年来,举办和参与重大产学研活动30次,每年为企业引进科技成果信息1000多条、合作项目30多个。二是创业服务平台。投巨资建设了创业孵化园和天目湖高新科技园。目前已建成的孵化园有在孵企业7家,成功孵出企业23家。三是技术服务平台。

7、建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信息网络中心、科技咨询服务等一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了公共技术性支撑平台(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天目湖基地)。四是企业创新平台。先后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技术中心8家、省级企业中心4个,常州市级工程技术中心6家、常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  (四)以完善各类相关机制为保障,运行环境明显优化。  一是政策扶持体系。出台《**市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文件,全面落实企业技术开发费用税前抵扣、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奖励等各项优惠政策。2

8、007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达2066万元,r&d达3.78亿元,占全市gdp的1.42%,每年落实工业发展奖励基金5000万元。二是重视人才引12全文查看进。以良好的宜居环境吸引高层次紧缺人才,为他们提供住房补贴、创业基金、创业场所,享有子女入学等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