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阅读教学设计着力点

优化阅读教学设计着力点

ID:10683112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7

优化阅读教学设计着力点_第1页
优化阅读教学设计着力点_第2页
优化阅读教学设计着力点_第3页
优化阅读教学设计着力点_第4页
优化阅读教学设计着力点_第5页
优化阅读教学设计着力点_第6页
优化阅读教学设计着力点_第7页
资源描述:

《优化阅读教学设计着力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优化阅读教学设计着力点《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一段话,勾画了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这段话首先描述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应有状态——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

2、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其次,强调了教师“应该做什么”与“不应该做什么”——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那么,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阅读教学不就是我们理想的境界嘛?7如何才能走向这样的境界呢?从教学预案的设计讲,非常关键的举措之一,就是能建构起针对这一课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并且沿着这一问题,开展对文本的深入阅读。就拿《爱如茉莉》一课来说吧,如果通过师生对话能够形成、提出这

3、样一个“主问题”:为什么说真爱如茉莉“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课文是怎样描述和表达这一思想认识的?这就为全篇课文的解读找到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导航仪”。这个问题为什么能成为本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成为解读课文的“导航仪”呢?7首先是这一问题的设计,关注了课文的语文价值。所谓语文价值,就是指课文对实现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目标所能发挥的作用,所拥有的功能,这种功能和作用往往是语文学科所独有的、不可替代的。我们说,构成一篇课文的意义要素通常有三:第一是课文的内容,即课文所描述的人、事、景、物等。比如《爱如茉莉》一课所描写的“我”的父母间发生的两件小

4、事:一件是“吃饺子”,另一件是“执手而眠”。通过这两件小事,最终让“我”明白了“爱如茉莉”的真谛。第二是课文要表达的思想认识。如《爱如茉莉》所要表达的,真爱就如茉莉一般平淡无奇,却洁白纯净、散发着缕缕幽香。第三是课文是怎样通过课文内容及表现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显然,这里的第三条更具语文价值,它是阅读这一课需要重点理解与把握的地方。而将这一课的“主问题”设定为“课文是怎样描述表达这一思想认识的?”恰恰切中了这一问题的要害,直指课文最有语文价值的内容。其次是这一问题设计,关注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该学段阅读教学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提有这样的要求: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从《爱如茉莉》这篇课文来看,它显然是一篇叙事性作品,而要想回答为什么说真爱如茉莉“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课文是怎样描述和表达这一思想认识的?那就必然要关注课文描述的事件梗概,因为它是运载思想认识的重要载体。那也必然会关注课文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因为细节决定着精彩。正因为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这一要求,乃是解读这篇课文的“指路标”,而主问题的指向恰恰是这篇课文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要

6、求最好的教学资源。7其三是这一问题的设计,关注了课文的教学价值。所谓教学价值,就是指课文中值得我们驻足盘桓,花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去研读、去思考而从中获得收益的地方。还是拿《爱如茉莉》来说吧。要回答“课文是怎样描述、表达这一思想认识的”,势必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课文通过了怎样的情节来表现这一主题;二是课文通过了那些细节来表现主题的。应该说,这两个问题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还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问题的答案需要认真想一想才能获得。换句话说,这里是具有教学价值的,是值得一教的内容。其四是这一问题设计,既关注了课文整体,又关注了课文细节。20世纪40年代末,在全世界科

7、学技术和思维科学领域引起巨大反响的“三论”之一“系统论”,曾借用亚里斯多德的一句名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来强调系统整体性的作用与价值。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语文教学却陷入了“盲人摸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尴尬局面。也正是出于对现状的深刻反思,所以我们认为,《爱如茉莉》这一课主问题的设计是具有战略眼光的,因为要回答这个问题,既要弄清楚课文的整体,即通常所谓的篇章结构,也要搞清楚课文的细节。这种站在全局的高度,兼及面与点的做法,很有点“鱼和熊掌”兼得的味道。从篇章结构看:这一课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75自然段)是“我”向妈妈讨教“真爱像

8、什么”?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