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媒体环境下纸媒应构建数字化平台论文

试论新媒体环境下纸媒应构建数字化平台论文

ID:10690530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试论新媒体环境下纸媒应构建数字化平台论文_第1页
试论新媒体环境下纸媒应构建数字化平台论文_第2页
试论新媒体环境下纸媒应构建数字化平台论文_第3页
试论新媒体环境下纸媒应构建数字化平台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论新媒体环境下纸媒应构建数字化平台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新媒体环境下纸媒应构建数字化平台论文面对纸媒寒冬这一说法,近几年学界和业界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结合美国《新闻周刊》的全数字化发行案例,提出了纸媒发展的新出路,试论新媒体环境下纸媒应构建数字化平台的详细内容请看下文。传统纸媒遭遇的发展瓶颈《2011全球传媒蓝皮书》指出全球报纸日发行量自2009年开始下降,2010年下滑到5.19亿份。全球报纸广告收入比2009年下降了20亿美元,比2006年下降了300亿美元。数据表明,传统的纸媒发行数量在逐渐减少,广告收入也在不断降低,媒体如果仅靠广告来维持经营收入,那么将会显得十分被动。与新兴媒体相

2、比,传统纸媒的实效性不及网络媒体、移动互联网的即时更新,信息量不及网络海量的搜索空间,付费阅读的方式也让更多受众倾向于在线浏览免费的新闻讯息。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运用美国全国民意研究中心的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制作了两个线性拟合1972-2002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分布图和1972-2002年日报读者数量变化趋势图。通过对前者的分析,他预测道:到2015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趋势线将触到0点。通过对后者的分析,他做出了以下预测:如果用一把直尺将图中的线顺势延长,那么到2043年第一季度末,日报的读者也将归于零。菲利普?迈耶教授用这个数据提

3、出了他的寒冬论,即纸媒的发展遭遇到了瓶颈。事实也正是如此,2009年拥有146年历史的美国《西雅图邮报》停止发行印刷版,拥有27年历史的杂志纸质版《电视周刊》也不存在了;2012年巴西的《纳塔尔日报》也仅保留电子版,停止出版纸质印刷报纸。近几年来,媒体业界的纸媒寒冬论呼声不断,特别是2012年10月19日美国新闻杂志《新闻周刊》宣布,将在今年12月31日最后一次出版印刷版,从2013年初全面转型数字化。这个80年的老品牌最终还是倾向于数字媒体,这不得不让媒体人怀疑纸媒寒冬是否真的要到来了。即使纸媒寒冬会到来,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纸媒市场的寒冬,因

4、为新媒体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传统纸媒在精品化、小众化的发展趋势中分化重聚,寻求新的聚合平台,参与新平台的形成,这将会使纸媒市场重获新生。这一趋势在内容上表现为纸媒产品突破传统的版面局限,形成更加多元化、人性化的产业形态,在形式上表现为数字化、移动化的物质形态,把讯息通过分众的、定向的、交互的、即时的大众媒介进行扩散。笔者认为,对于传统纸媒来说,不管是否面临着寒冬,数字化平台的构建仍然是其新的发展机遇。在《公众舆论》中,沃尔特李普曼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舆论悬于虚空大地的图景,认为公众舆论是不可

5、能的。本文对公众舆论进行思考,找寻其存在的特征和意义,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试论互联网时代公众舆论的变化。1922年,美国着名新闻评论家和作家沃尔特李普曼写下了《公众舆论》一书,被列为传播学的奠基之作,开启了舆论学的大门。一、李普曼笔下的公众舆论公众舆论一词最早出现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作为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卢梭认为,公众舆论是理性公正的,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地位,因此理性的公众舆论最终可以主导政府决策。但李普曼对此却进行了反思并持有相反的意见,他用了整整一本书的内容来讨论这一概念,虽没有下任何明确的定义,但却告诉我们

6、在现实生活中,公众舆论是不可能存在的,在他看来,当下的公众并不能自发的形成真正的舆论。就舆论的主体而言,其应是公众,公众是由社会中占大多数的具有独立自主意识的人组成的。但在李普曼看来,人们除了具有一定的独立思想之外,还有着根深蒂固的刻板成见。对此他有着非常的经典的描述: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置身于庞杂喧闹的外部世界,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早已为我们定义好的自己的文化,而我们也倾向于按照我们的文化所给定的、我们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这表明公众并非是理性的个人,他们会受到所处社交圈子内文化的影响,也会受到先入为主的成见的影响

7、。另外李普曼也明确的说道:其特点是先于理性被投入应用。这是一种感知方式,它在我们所意识到的信息尚未经过我们思考之前就把某种性质强加给这些信息。这指出了一个事实,公众习惯于带着成见去看待任何事物,如果看到的完全合乎他们的预想,成见就会进一步加强。因而,固有成见保护着公众,在它们的防卫下,公众能够很轻松地融入所在的社交圈子,也能让他们继续感受到所处的地位是安全的。在描述公众舆论的客体时,李普曼引入了拟态环境这一概念。他认为一个人对于并未亲身经历的事件所能产生的唯一情感,就是被他内心对那个事件的想象所激发起来的情感。真正的现实环境太庞大、太复杂,人

8、们不得不在能够驾驭它之前使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去对它进行重构,但偶然的事实,创造性的想象,情不自禁的信以为真,这三种因素便会产生一种虚假的现实。使得在社会生活的层面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