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行为对泰汉语课堂的影响

有效教学行为对泰汉语课堂的影响

ID:10692950

大小:7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7

有效教学行为对泰汉语课堂的影响    _第1页
有效教学行为对泰汉语课堂的影响    _第2页
有效教学行为对泰汉语课堂的影响    _第3页
有效教学行为对泰汉语课堂的影响    _第4页
有效教学行为对泰汉语课堂的影响    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效教学行为对泰汉语课堂的影响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有效教学行为对泰汉语课堂的影响----对外汉语教学论文-->一、国内外对课堂教学研究的综述(一)国外教学理论界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教学理论界对教学有效性的探讨最早可追溯一个世纪之前。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课堂教学是影响学习者成绩提高的直接因素。但是,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哪些因素会促进成绩的提高,哪些又会抑制能力的发展,学者们始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学者们推测教师是学习者成绩提高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此时的研究主要是对优秀教师的特征和品质进行描写;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对教师品质的描写并不能完全

2、揭示出那些影响学习效果的直接因素,这就促使研究视角的转变一一由"好教师"转向"好教学"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起,教育心理学在学习本质和规律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学者们很大的启发,他们逐渐意识到,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双方对教学的成败都起着重要作用。于是,学者们将研究视角又转向了学习者和他们的学习心理过程'试图从多角度综合考察课堂教学。1、有效教师研究20世纪30年代,为了描写有效教师的品质特征,学者们开展了一项旨在全面了解"好教师"的调查。他们通过对教育行政官员、教师培训者、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访谈,总结、描写有效

3、教师的品质,以期揭示成功课堂的秘密。对于这项研究'部分学者持否定的态度'反对者认为,将学习效果仅归因于教师的个性特征过于笼统,而且,对于教师培训者来说,了解好教师应该具备的个性特征并不能直接作用于他们对新教师的培训。虽然学者们把学习效果归因于教师的品质特征,但他们却无法解释教师的这些特征是通过何种方式作用于学习效果,因此有学者把这项研究称作为"黑箱"研究。2、有效教学行为研究20世纪60年代,学者们意识到,探究有效教学不应脱离教学实践,因此,对教学本身特点的研究逐渐取代了对有效教师的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Ryans和他的同事实施的一个观

4、察研究方案,他们在得到包括学生在内的教育界人士对特定课堂情境下教师行为的评定后,制定出一个"教师有效/无效行为分辨表"。可以说,Ryans和他的同事是教学过程研究道路上的先行者,也对后来"过程——结果"研究方法的问世起到了良好的启发作用。Dunkin和Biddle提出了以"场境——过程——结果"为基本框架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法。他们认为,包括预定变量、环境变量、过程变量和结果变量在内的四种变量,在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中,预定变量和环境变量是通过场境特征来影响课堂教学;过程变量是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结果变量是教学

5、效果。学者们发现,教师不同的教学行为会对学习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虽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但是教师有目的地优化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成功课堂的秘密就隐匿在有效教学行为之中。此后,很多学者致力于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希望能够找出具有普适性的有效教学行为。他们创建了多种观察工具用于记录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并且根据不同的评价量表研究教学行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BRosenshine和NFurst(1973)系统梳理了前人的研究,归纳出九类能够产生明显效果的教

6、学行为。这九类行为分别是:清晰明了;灵活多变;以教学任务为导向;学科热情和正面评价学生;批评(负相关);不诚实(负相关);创造学习机会;逻辑思维争论;多层次的提问或讨论。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重点由"好教师"向"好教学"的转变,或多或少也受到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影响。1995年,加涅出版的《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心理学领域影响深远的一本著作。他以信息加工心理学为基础,阐述了有效学习的条件。认知结构理论学派提出教学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观点。他认为学生应在教师的引领下主动发现学习内容的规律,然后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7、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tlsubel)运用不同标准将学习行为做了划分: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学习可划分为有意义的学习和机械学习;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学习可划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由此,奥苏贝尔提出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发现学习"。学习心理学领域不断涌现的新观点,持续冲击着过往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研究的重心逐渐向学生偏移,学者们逐步承认,教师单方面的因素不足以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师生双方心理协调一致才更重要。(二)对外汉语教学界的课堂教学研究相比于西方教育学界,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介入课堂教学的研究时间较晚,只是在近年来才逐步成为研

8、究热点之一。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以课堂教学理论为基础论述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探寻学生学习过程;师生双方对教学活动的评价研究;对外汉语课堂实证研究。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