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与社会”携手走进我们的生活

让“品德与社会”携手走进我们的生活

ID:10713205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让“品德与社会”携手走进我们的生活_第1页
让“品德与社会”携手走进我们的生活_第2页
让“品德与社会”携手走进我们的生活_第3页
资源描述:

《让“品德与社会”携手走进我们的生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让“品德与社会”携手走进我们的生活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哈拉海镇第一中心小学中国1/vie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小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行为,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型课程。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教学中,我们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设置;课程特点;丰富

2、教育内容  一、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社会,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甚至是残酷的,使学生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所以,在教学时我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  例如,教学《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使学生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避震要点,如震级,最大强度,震型,成因,震中位置等。介绍防震减灾知识。那什么是地震呢?当地震来临时作为21世纪的你,是否懂得防

3、震和避震呢?在“防震和避震”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进行演绎。在演示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引导。例如,我们设计在此时突然发生地震,应该躲避在什么地方呢?请同学表演。学生马上向自己认为最佳的地点跑去,但有的同学自己也搞不清楚学生躲在哪里好,就会转来转去举棋不定。理解正确的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自己的课桌下。这时如果你在操场上怎么做呢?学生抢答:可以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记住不要回到教室去。  结合课文“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在如此一场特大地震中,我们的小朋友们在生死间选择了勇敢,在危难中选择了担当

4、。他们体现着坚强勇敢,互助互爱的精神,还彰显了镇定机智,无私无畏的英雄本色。他们的英雄事迹感动着大家,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无畏、科学理智的意识。  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冲破教科书及教师讲授的狭小范围,鼓励他们在教材基础上大量阅读有关课外知识进行补充、延伸。例如,教《家乡人生活的变化》这一课时,我首先安排在课前先让孩子采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按照吃、穿、住、行四个方面让学生进行采访。第二个环节各组分别筹备展览。利用教科书出示的范例和大家搜集的资料;讨论如何展示家乡人民生活的变化,如何布置展台,如何向大家介绍,以及还可能找到什么资料和实物。鼓励各

5、小组互相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实物和资料。第三是小组分工。谁负责写报告,谁负责讲解,谁负责向全班展示展品。介绍“住”的小组,提供居室的新旧照片,对比介绍新旧房子的总面积,结构,材料,人均面积,居住条件等。  在上课时,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家乡旧貌和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激发孩子的兴趣,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结果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从而使学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

6、生活经验。  二、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才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我在上《集体处处有规则》这一课时,  先布置学生在课间自由活动十分钟,喜欢活动什么就活动什么,尽量活动的开心。活动结束后,我提出疑问:“你活动了什么?活动得开心吗?学生们一致回答:不开心!为什么?你愿意以后一直这样活动吗?  通过活动学生每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行为标准――没有规则的活动,势必不开心!品德与社会课上

7、学了遵守社会公德,乘公共车时不拥挤,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病残的人是视而不见。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三、丰富教学内容的认知环境,轻松学习知识  例如,在讲《生活中的交通与安全》内容时,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教学,以对该节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播放交通事故数据及交通事故视频,看到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和惨不忍睹的一幕幕,学生们的心灵受到震撼,通过多媒体事项直观的表述,我们知道仅在20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