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语言交际格局的动态研究

家庭语言交际格局的动态研究

ID:10733921

大小:5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家庭语言交际格局的动态研究_第1页
家庭语言交际格局的动态研究_第2页
家庭语言交际格局的动态研究_第3页
家庭语言交际格局的动态研究_第4页
家庭语言交际格局的动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庭语言交际格局的动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家庭语言交际格局的动态研究

2、第1内容加载中...双语家庭是双语社会相对稳定的最小运作单位。在这个“最小单位”中,包含了社会双语运作的一般模式和基本规律,所以,家庭双语的研究对社会双语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双语双方言的研究起步较晚,始自20世纪80年代末,其代表性的成果有陈恩泉《双语双方言》系列论文集、李如龙《福建双方言研究》等成果。这些研究主要偏重于社会双语的接触与渗透、双语政策及地区双语现象的静态描写。90年代,陈章太先生发表《四代同堂的语言生活》(1990),祝畹瑾先生发表《家庭谈话语码转换剖析》(199

3、7),将双语的研究深入到我国的汉语家庭。在家庭共时双语生活的平面上开始涉及双语交际语码的结构形式、双语语码转换等动态的研究。  汉语家庭语言交际目前尚缺少历时的动态研究。横向的观察,家庭语言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格局;纵向的观察,家庭语言的格局并不是一个定式,个别家庭成员的变动往往会引起家庭语言交际格局的改变。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本人分别对两个家庭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追踪调查研究。我将两个家庭的语言生活面貌分别按不同时段切割成若干个相对静止的断面,以便对每个断面作静态的观察与分析,再将不同的断面按时间的顺序一个个连接起来以

4、分别显示这两个家庭语言生活历时的变化轨迹。两个家庭所反映的共同轨迹与规律即是本文的结论。  为方便起见,“双言”“双方言”本文一律统称作“双语”;“语言”一词在不同的地方分别指“言语”或“语言”两个概念。所谓的“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实为汉语范畴内的普通话或不同方言,“语种”一词实指不同方言。个人语言习得依排列顺序的先后,标志其熟练程度。调查材料以“时段”标志家庭语言格局变动的每一个阶段。    一 两个家庭语言格局变动的追踪调查  家庭甲(追踪时间:1979年—1999年)  家庭甲先后有5位家庭成员,他们分别

5、是男主人(干部)、女主人(教师)、父亲(商人)、岳母(无职业)、女儿(小学生),在20年的时间里,该家庭语言格局发展变化的情况如下:  第一时段(1979年—1981年)  因为操不同方言的女主人的加入,家庭语言由单语(粤语)变为双语(上海话、粤语)。  男主人自幼生活于广东老家番禺农村,说粤语。小学四年级时,因母亲病故,随在上海工作的父亲读书,在学校习得第二语言上海话和第三语言普通话。起初,父子间的家庭常用语多为粤语,偶尔兼用上海话;数年后,粤语与上海话在父子间任意操用,分不出彼此。有时在同一段对话中,父子俩的语

6、码会经历数次转换,彼此没有自觉的意识。1979年,以上海话为母语的女主人嫁入该家庭,上海话、粤语操用成员的比例为3:2,上海话立即成为这一家庭的第一语言,通行于一家三口,粤语只通行于父子之间。1981年,女儿出生,只会说上海话的岳母加入这一家庭,上海话、粤语操用成员的比例为4:2,强化了上海话在这一家庭双语中的地位。  第二时段(1982年—1986年)  会说粤语的父亲病故,家庭由双语(上海话、粤语)变为单语(上海话)。  1982年底,说粤语的父亲病故,男主人的粤语失去交际对象,于是粤语立即退出家庭双语圈,家庭

7、由双语变为单语,成了上海话的一统天下。数年后,女儿在这一环境中习得上海话。  第三时段(1986年—1991年)  全家移居北京,因为大环境的影响,普通话正式进入该家庭,家庭语言由单语(上海话)变为双语(上海话、普通话)。  1986年下半年,男主人调北京工作,举家北迁,女儿入北京某幼儿园。一年后,女儿习得一口普通话,此后,普通话逐渐进入家庭双语圈。这时家庭双语的第一语言仍是上海话。1991年,岳母去世,上海话在家庭双语圈中的势力减弱。四年的北京生活,作为中学教师的女主人因职业的关系,普通话水平明显提高。又因外部语

8、言大环境的影响,普通话上升为家庭第一语言,上海话下降为家庭第二语言。  第四时段(1992年—1999年)  全家移居广州,数年后,粤语在该家庭复活,家庭由双语(上海话、普通话)变为三语(上海话、普通话、粤语)。  1992年,女主人以中学特级教师的身份调入广州某中学任教,一年后,举家迁入广州,女儿入母亲任教的中学读书。三年后,女儿在学校习得一口广州话,从此,粤语在该家庭双语圈中复活。这时家庭双语地位的排列是:一、上海话,二、普通话,三、粤语。因失去普通话的外部大环境,普通话降为上海话之次。粤语只通行于父女之间。在

9、此后数年的广州生活里,家庭成员没有变动,外部语言环境没有变动,家庭语言格局亦保持相对的稳定。  家庭甲语言格局变动小结:  20余年中,该家庭随家庭成员、外部语言大环境的变动,语言格局先后发生了四次变化,大体情况是:  附图  家庭乙(追踪时间:1978年—1998年)  家庭乙先后拥有5位家庭成员,他们是男主人(教师)、女主人(干部)、母亲(无职业)、岳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