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 全册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 全册

ID:10739081

大小:11.96 MB

页数:220页

时间:2018-07-08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 全册_第1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 全册_第2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 全册_第3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 全册_第4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 全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 全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1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教案【设计理念】《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学习对象是对化学感兴趣并将升入大学学习理科的学生,本模块教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引导学生走进化学反应原理,在注重知识体系构建的同时,尽可能为学生介绍学术思想的形成、演变与发展。本节课首先通过视频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介绍《化学反应原理》的学科观念。然后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思考,为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整体设计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着力与构建学生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实验探究能力的提高,体现趣味、合作、探究的新课程

2、理念。【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必修的学习,已经了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反应的实质等知识,具备了本节课科学探究的基础。通过课下调查发现,学生习惯沿用《化学必修》的学习方法,对文字性的概念仅停留在知道、记住的水平,感到抽象、枯燥无味。通过和高年级同学交流,大多感到《化学反应原理》较难理解,不知道如何学习本模块内容。为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着重调整了教学思路,把反应热这一抽象的概念以具体的实验展现出来,初步建立探究反应热的实验方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反应热的含义及其研究方法。2.通

3、过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体会如何实验方法研究反应热。3.能够从物质变化和化学键的变化两个角度认识反应热。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深入体会温度对反应热的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认识实验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重点难点】重点:反应热的含义、中和热的测定;难点:反应热的含义。【教学环境】实验、学案、多媒体【教学方法】回顾梳理——实验探究、交流研讨——点拨引领——总结归纳——拓展提升220/220【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走进化学反

4、应原理初步体会:通过视频引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初步介绍学科观念。实验探究知识回顾演示实验:1.点燃镁条;2.冰袋的奥秘:氯化铵氢氧化钡用结实的塑料袋代替烧杯,称取29氯化铵晶体倒人塑料袋中,从中间系扎。再称49粉末状氢氧化钡晶体加人袋中用线绳扎紧密封备用(如上图所示)。上课时解开中间的绳子,并用手轻轻搓揉使之混匀。然后传给学生。1.观察,思考能量的转化形式。2.用手感觉塑料袋温度的变化情况。注意事项:所用塑料袋必须结实,不能在搓揉中弄破而腐蚀手臂。思考能力转化的形式与实验一的不同

5、之处。把反应热这一抽象的概念以具体的实验展现出来,初步建立探究反应热的实验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指明困惑点,明确学习目标。1.什么是化学反应(变化)?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3.在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中各伴随什么变化?4.能量变化的形式有哪些?预习反馈问题: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各有哪些?展台展示学生答案放热反应:燃料的燃烧、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大多数化合反应。吸热反应:C+CO2、H2+CuO、C+H2O、Ba(OH)2·8H2O+NH4Cl大多数分解反应,如CaCO3高温

6、分解引导学生回顾必修相关内容。220/220阅读课本深入体会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2-3内容,初步了解反应热的含义,完成丛书“阅读自学”内容。思考:1.什么是反应热,影响反应热的因素有哪些?2.请通过图示从物质变化角度说明反应热的含义。3.请通过图示从化学键变化角度说明反应热的含义。阅读课本,完成丛书内容。物质变化图示化学键的变化图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认识反应热,构建知识体系。小结:问题:在描述反应热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符号:Q,斜体大写2.单位:J·mol

7、-1或kJ·mol-13.规则:+仅表示吸热-仅表示放热4.温度不变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练习1下列对化学反应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时不必加热B.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C.吸热反应加热后才能发生D.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学生分析:A.不正确,如氢气和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B.D正确。C.Ba(OH)2·8H2O+NH4Cl常温下即可反应。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练习强化知识的落实。练习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8、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D.氧化钙溶于水学生分析:“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也就是说反应是吸热反应。故答案为:A220/220实验探究中和热任务布置:1.结合活动·探究内容,画出测量中和热的装置示意图,并写出实验原理及各个物理量的含义。1.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完成实验并记录学生通过实验获得感性认识,进一步理解中和热的测定原理和要点,进而深入认识反应热的含义。小组讨论与展示1.实验现象:2.数据分析。3.所得结论。4.总结测量中和热的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