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霍乱监测方案(2012年版)

全国霍乱监测方案(2012年版)

ID:1073942

大小:557.25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7-11-07

全国霍乱监测方案(2012年版)_第1页
全国霍乱监测方案(2012年版)_第2页
全国霍乱监测方案(2012年版)_第3页
全国霍乱监测方案(2012年版)_第4页
全国霍乱监测方案(2012年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霍乱监测方案(2012年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全国霍乱监测方案(2012年版)一、背景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为特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之一。《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也将其列为检疫传染病。目前全球依然处于霍乱的第7次世界大流行中。近十年来,每年报告至世界卫生组织的霍乱病例数在14万~31万例之间,主要在非洲、中南美洲和亚洲。我国自1961年以来出现3次较大范围跨年度的霍乱流行,从2002年开始总体处于低发水平,但局部地区暴发疫情时有发生,以食源性感染为主,特别是因海、水产品污染霍乱弧菌而引起的暴发占有较大比例,除了O1群E

2、lTor型菌株的流行,O139群霍乱弧菌也持续引起散发以及暴发。此外,还发现数起边境输入性霍乱疫情。霍乱不仅对人民健康带来危害,而且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在当前低发病率的情况下,为及时发现霍乱疫情,做好疫情的监测、预警、溯源及控制,现对2005年制订的《全国霍乱监测方案》的内容及要求进行调整,以适应当前我国霍乱流行和防治工作的需要。本方案强调霍乱病例及暴发疫情的及时发现、细致调查,以及流行病学调查关键信息及危险因素监测结果的收集和利用,加强边境重点地区腹泻病例的主动搜索,掌握边境地区霍乱及其他致泻性弧菌引起的腹泻病例的发病情况、病原构成及临床特

3、征的掌握,以指导霍乱及其他致泻性弧菌引起的腹泻的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二、监测目的(一)及时发现霍乱病例,早期识别暴发疫情,加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工作,防止疫情扩散。了解引起霍乱流行的危险因素,为1制定针对性的公共卫生防控措施提供依据。(二)掌握我国霍乱疫情菌株的生物学特征和耐药性变化,监测菌型变迁。(三)掌握所监测我国沿海地区腹泻病例中致泻性弧菌的构成与变化,以指导霍乱弧菌及其他致泻性弧菌导致的腹泻病的综合防治。三、监测相关定义(一)监测病例1.现行《霍乱诊断标准》中规定的霍乱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以及带菌者均为监测病例。2.腹泻病例:指每日

4、排便≥3次,且具有大便性状异常的病例。(二)霍乱暴发在一周内,局部地区发生3例及3例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霍乱病例及/或带菌者。四、全国常规监测(一)霍乱病例的法定报告1.病例的发现各地医疗机构应做好腹泻病人的就诊登记,对有霍乱疑似症状的病人应及时进行标本(粪便、肛拭子或呕吐物)的采集和检测;检测方法除使用传统的分离培养外,还可采用胶体金试纸条、制动试验、PCR等方法作为初筛。无检测能力的基层医疗单位,可采集标本送至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霍乱多发地区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霍乱流行季节(5—-10月)须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设立规范的感染科(肠道门诊

5、),并按要求做好腹泻病人的就诊专册登记,逢泻必登,逢疑必检,即对每一例霍乱疑似病例应采集粪便或/和呕吐物等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即逢泻必登,逢疑必检;在霍乱多发地区,以县为单位每年2对腹泻病人的病原菌分离检索率不低于腹泻病人总数的10%。2.病例的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等,发现霍乱病例时,应于2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通过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当地疾

6、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并核实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直报,并及时填报实验室检测结果。3.个案调查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辖区内霍乱病例报告后,应立即对病例和带菌者进行详细的个案调查,参照使用《霍乱防治手册》中的个案调查表,收集病例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病原学检测等信息,核实诊断,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调查结束后2天内应填写《霍乱病例个案调查信息一览表》(附表1),通过霍乱专报系统或指定的专用邮箱进行上报。(二)暴发监测1.暴发的发现医务人员在短时间内发现有与霍乱病例症状相似的多例病例时,要及时报告当

7、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及时对疫情进行分析,发现有聚集性时,要调查核实;实验室人员发现分子分型型别一致的多个菌株,要及时告知流行病学专业人员,以便进行调查核实。2.暴发的报告、调查和处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检验机构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霍乱暴发、流行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级别的要求,3通过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暴发疫情调查处理过程中要加强主动搜索,及时发现带菌者。对暴发疫情中的个案进行调查,进

8、行必要的流行病学分析,尽快发现传染来源、传播因素,评价扩散危险程度。采集腹泻病例标本、相关的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