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启示

浅谈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启示

ID:10744745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浅谈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启示_第1页
浅谈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启示_第2页
浅谈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启示_第3页
浅谈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启示_第4页
浅谈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启示[论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青少年生命教育[论文摘要]从国内外生命教育近四十年的实践历程来看,它是从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而目前我国青少年自杀现象呈明显上升财会论文,.freelenM.E)。积极心理学与传统的病理性心理学不同,它不是把研究视野专注于消极、障碍、病态心理等负性方面,而是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用一种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并以此来激发个体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使生命过得更有意义。一、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一)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我国长时间内没有把生命教育作为一个体系重视起来,只是在部分课程教育中有所体现。直到2000年前后,随着中学和大学校园中自杀事件的不断出现,才开始被关注。生命教育得以重视源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之后,2005年3月上海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这是政府教育部门第一次明确了生命教育的定义,但它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生的教育。继上海之后,其他一些省市的中小学校也相

3、继开展了生命教育,主要是以珍惜生命、日常生活安全知识、面对突发事件如何生存等教育为主。[1]目前高校实施生命教育几乎还是空白。从国内外生命教育近四十年的实践历程来看,它是从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而2007年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发布的《我国自杀状况及其对策》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青少年自杀现象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有低龄化倾向。我国卫生部门在2007年“世界预防自杀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自杀在青少年死因中列首位,有近30%的中学生在走进校门的那一刻,感到心情郁闷、紧张、厌烦、焦虑甚至恐惧。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

4、究所最新公布了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调查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危机事件频发正暴露出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二)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推动,但很多东西照搬西方的模式,还没有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体系,在实施生命教育过程中难免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在生命教育的理念上存在误区。在现行的教育中,大多是从近几年来青少年越来越高的自杀率、犯罪率等残酷的现实而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而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多限于教育青少年要预防自杀、珍惜生命的理性层面上,仅仅将

5、生命教育看成降低青少年自杀率的工具,当成解决青少年生命问题的权宜之计,并没有对生命教育进行更全面更科学的解读;不是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情绪智力、发挥自身的潜能、塑造完美人格品质等积极层面对生命教育进行思考。情绪教育的缺失。情绪教育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教育观念,主张教育不应只重视理性知识的传授,也应当培养青少年的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指的是认识自己的情绪、克制冲动、延迟满足、自我激励,认识他人的情绪,以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2]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一书中的研究发现:人生的成就与EQ(情商)的关系远大于IQ(智商)。我国的情绪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较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

6、的差距,尤其是在我国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更加重视青少年理性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情绪智力的培养。生命教育多维网络系统建构还不到位。生命教育是一项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系统工程,但目前家庭、学校、社会各自的生命教育活动单一,缺乏互动和交流,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生命教育网络系统。在家庭环境中的生命教育一般是隐性的,无计划、无规律,内容往往比较零碎;学校的生命教育通常是接受生命理论知识的学习,一般没有将这些理论知识内化变成自己的价值取向;而社会却极少有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使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在社会中很容易形成真空地带。因此,充分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生命教育资源,调动各方的积极因素,构建

7、生命教育多维网络系统,已是推进生命教育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二、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内涵积极心理学主张对人性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研究个体如何更好的发展、生活,让人学会分享幸福、创造快乐,使其具有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保持生命最佳状态。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层面。(一)积极的情绪积极的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重点是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以及充满希望并乐观地面对未来。积极情绪目前比较公认的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