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吸引闭式引流在液气胸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论文

负压吸引闭式引流在液气胸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论文

ID:10747070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负压吸引闭式引流在液气胸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论文_第1页
负压吸引闭式引流在液气胸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论文_第2页
负压吸引闭式引流在液气胸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论文_第3页
负压吸引闭式引流在液气胸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负压吸引闭式引流在液气胸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负压吸引闭式引流在液气胸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论文【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吸引闭式引流在液气胸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观察我科18例液气胸患者,并对其进行持续负压吸引闭式引流,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17例患者均顺利治愈出院,1例未愈自行出院。结论对严重液气胸患者及时应用负压吸引闭式引流,加强护理措施,能促进肺尽早复张,减轻患者的痛苦。【关键词】负压吸引闭式引流液气胸应用及护理液气胸是指气体或者液体进入胸膜腔,可为自发性、外伤性、和人工气胸。正常胸膜腔只有少量浆液胸膜.freel,逐层分离至胸膜腔,插入胸腔引流管;或者插入Y型穿刺针,退出针芯另一侧孔插入硅胶引流管后再退出Y型穿

2、刺针(此方法多用于单纯气胸),双钳夹住引流管,缝合皮肤,缝线妥善固定引流管。1.2.3打开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倒入无菌生理盐水至“0”位线,连接好中心负压吸引器,调节负压至-1~-1.5kPa,接水封瓶和负压吸引器,检查各连接口有无松动、负压是否在正常调节范围。然后连接胸腔引流管,松开血管钳,可见大量气泡溢出。如胸腔积液,可见水封瓶有液体流出。患者一侧胸腔内同时合并有较多的气体和液体,需两条胸管引流时,用Y型接头连接双管。以上操作均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逆行感染。2结果本组病例均持续低负压引流24~48h,观察24h内未见有气体溢出或液体流出10ml。夹闭胸腔引流

3、管行X线胸片检查,全组病例肺膨胀良好,报告肺复张在95%以上。持续夹闭胸腔引流管观察24~48h后,复查胸部x线,17例肺膨胀良好,患者无呼吸困难,给予拔管。1例因自发性气胸病程长达1月,夹管后24h复查胸部X线,报告肺再次被压缩50%,重新持续低负压引流又见大量气体溢出,治疗2d后,患者自行出院。其余患者9d拆线,复查胸部x线,肺膨胀良好,临床治愈出院。3护理3.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予以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呼吸情况,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如有呼吸困难加重,血压下降等情况,应立即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引流不畅、引流量是否迅速增加,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3.

4、2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3.2.1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过长、扭曲,置管后定时挤压引流管,每30~60min1次,防止纤维血块阻塞管腔。挤压护士站在患者术侧,一手在引流管距胸壁管口10cm处持续并捏压阻断胸腔引流管,同时前面一只手冲击式地向远端用力捏压引流管,逐段进行,利用引流管内液体或空气冲击堵塞引流管的血凝块或组织块冲出引流管4。挤压时两手要前后相接。3.2.2密切观察胸腔引流液的量、色变化持续有效地低负压吸引,可以引流出胸膜腔内的炎性分泌物和渗血,所以胸腔内引流出的量较单纯水封瓶闭式引流来说要多,特别是术后6h内,很容易因为负压吸引压力过大、引流出液量过多,而使患者出

5、现头晕、出冷汗、血压下降,血红蛋白快速降低等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休克现象。3.2.3低负压吸引要保持连续性、通畅性、有效性连接负压装置前先检查负压表压力是否正确,性能是否正常,确保无误后连接负压管。当胸管还有气体溢出或血液流出时,不要随意中断吸引,否则肺又会压缩5。随时观察水封瓶内是否有气体溢出和液体引出。因连续低负压吸引,看不见水封瓶内的水柱波动,此时需要重点观察各衔接口是否紧密,有无松脱和漏气发生,连续负压吸引引流24—48h水封瓶内应停止气泡溢出,否则应考虑衔接处漏气,或肺复张不全。如发现水柱波动或气泡溢出突然减少或消失时,要查找原因,调整引流管的位置、确定引流管有无

6、滑脱、阻塞或指导患者变化体位等。原因不明时及早告知医生对症处理。本组有1例负压引流持续吸引24h后仍可见较多气泡溢出,检查发现水封瓶与负压吸引器连接口松脱,重新用胶布固定接口后,未见气体溢出。3.2.4我科使用1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采取每周更换1次,并不会增加胸腔内感染及水封瓶内细菌定植的机会6。本组引流时间短,未超过1周,无需更换,减轻了患者的住院费用。3.2.5管道固定术后先检查胸管置入体内的长度,并做好标记,胸管置管口处用长胶布做交叉环形妥善固定后,放置于床旁,胸腔引流装置低于心脏水平60~100cm处;搬运患者或更换引流瓶时用两把血管钳夹闭引流管上端,防止空气进

7、入及胸液返流,造成逆行感染。每4h评估一次胸管留置情况、胸液量、颜色变化、胸管置管周围皮肤有无皮下气肿等现象,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3.2.6体位合适的体位不但利于引流通畅,亦能改善呼吸。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可使膈肌下降,胸腔容量扩大,不仅减轻了腹腔内脏器对心脏的压力,还可增加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全身组织供血、供氧情况,利于进行有效的呼吸,增加术后引流液顺利引流,减少胸腔内残液滞留。3.2.7胸腔引流管滑脱或松脱的处理护士除了及时巡视外,应对患者及家属给予相关知识宣教,告知如胸腔引流管松脱,立即用手捏紧松脱处上方的胶管;如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