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负压吸引在气胸胸腔闭式引流后大量皮下气肿的护理

持续负压吸引在气胸胸腔闭式引流后大量皮下气肿的护理

ID:24931692

大小:71.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持续负压吸引在气胸胸腔闭式引流后大量皮下气肿的护理_第1页
持续负压吸引在气胸胸腔闭式引流后大量皮下气肿的护理_第2页
持续负压吸引在气胸胸腔闭式引流后大量皮下气肿的护理_第3页
持续负压吸引在气胸胸腔闭式引流后大量皮下气肿的护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持续负压吸引在气胸胸腔闭式引流后大量皮下气肿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持续负压吸引在气胸胸腔闭式引流后大量皮下气肿的护理李筱翠吴素清(广丙柳州市龙潭医院内四科545005)【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吸引在气胸胸腔闭式引流切口皮下气肿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7例气胸患者留置胸腔闭式引流后出出现大量皮下气肿患者,加用持续低负压吸引闭式引流,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7例气胸引流切口皮下气肿气全部消退,均恢复良好,顺利治愈出院。结论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后切口周围引起大量皮下气肿,加用持续低负压吸引闭式引流及加强护理,加快胸腔闭式引流切口周围的皮下气肿消退,减轻患者痛苦,治疗效果好。【关键词】持续负压吸引胸腔闭式引流皮下气肿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

2、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7-0273-02皮下气肿是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是引流口逸出的气体沿切U进入皮下组织间隙而形成的,严重者可使病人呼吸运动受到限制[1]。我科从2007年6月至2011年1月共收气胸患者56例,气脸患者采用留置胸腔闭式引流后有7例发生中等量皮下气肿,经加用持续低负压闭式引流及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木组56例患者,男46例,女12例,年龄在18-77岁,有7例胸腔闭式引流切U周围出现大量皮下气肿,男6例,女1例,皮下气肿从切口周围向外扩散,患侧切口周围肿胀,有压痛,有

3、皮下气肿体征,其中2例可及面部、颈部、胸腹部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触诊有捻发高及握雪感。1.2方法打开无菌玻璃瓶倒入无菌生理盐水500ml,在瓶外的水位线贴上胶布并标上穿刺时间,以利于观察和记录,盖上双孔橡胶活塞,水封瓶长管放入水中3-4cm,上端接胸腔闭式引流,重力电动负压吸引器与引流瓶盖上的排气短管紧密连接,幵始调负压至为-0.5〜1kPa(负压吸引器能根据患者胸腔内压力大小气自动调节负压),然后根据实际引流情况及病人的感受进行调节,在切U周围用凡士林纱布加压包扎,加用腹带固定胸廓。2护理2.1一般护理①取半坐卧位,利于改善呼吸闲难及引流。②病人因疼痛和呼吸困难会

4、出现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导致耗氧量增加,呼吸浅快,从而加重呼吸困难和缺氧[2】,因此应关心、安慰病人。③持续用氧2-3升/分,促进皮下气肿的吸收[3】,可改善低氧血症,并提高血氧张力,促使氧从气胸气体向血中转移,有利于肺复张[4】。2.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生命体征及呼吸频率、咳嗽性质,询问病人感受,在负压吸引最初阶段,若病人胸闷、气促等症状改善,疼痛减轻,皮下气肿逐渐减轻,提示负压吸有效;若病人出现呼吸闲难、心悸、咳嗽等,提示可能发生复张性肺水肿,应暂停负压吸引,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观察引流瓶内水柱波动范围、气泡排出情况、皮下气肿的范围及有无胸腔引流液、颜色、性

5、状并准确记录。2.3胸腔闭式引流持续负压吸引的护理2.3.1保持胸腔闭式引流密闭性通畅、固定,保持持续奋效负压吸引:严格检査机器的工作性能是否正常,压力表是否灵敏完好;妥善固定负压吸引瓶于床旁,防止扭曲、折叠、受压及脱落,引流瓶低于胸腔60-80cm,病人外出检查及下床吋,仔细检查各连接头是否紧密,避免发生连接管脱落等意外。2.3.2最佳吸引负压的调节:正常人胸膜腔负压一•般在-0.665—-1.33kPa(-5—-lOmmHg)左右,故低负压引流开始应设置在-0.5—lkPa水平,最大值不能超过-1.5kpa,避免过大负压,促使肺微血管内液体外渗,易致肺水肿或胸膜裂口

6、复张;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能随意调节关闭吸引器,以免影响引流效果。2.3.3严格无菌操作:引流瓶内水每天更换,更换吋用两把止血钳以实相对方向夹闭胸导管近心端,避免空气进入胸腔;伤口敷料每1-2天更换1次,有分泌物渗湿及吋更换。2.3.4腹带代替胸带:临床改用腹带代替胸带固定胸廓,具有弹性,可以在患者胸廓起伏吋或咳嗽吋自行调整松紧度,对患者伤U起到很好的保护、固定作用[5】。2.4做好健康宣教解释咳嗽定时腹式呼吸的重要性、翻身0的及注意事项,教会患者咳嗽、咳痰、腹式呼吸、吹气球的方法,鼓励病人每2h进行1次深呼吸,以促进受压委陷的肺复张,加速胸腔内气体排出,促进肺尽早复张,

7、避免剧烈咳嗽、用力屏气,以免增加胸内压,致气胸加重或再次气胸发生。3结果经使用水瓶持续电动压吸引及精心护理后5例4天皮下气肿基本吸收,2例于7天基本吸收,均病情好转出院,无胸腔内感染和脱管发生。4讨论皮下气肿与张力性气胸及引流管的技术处理有关[6】。皮下气肿常见原因:①操作者不熟练,留置管深度不够,一般留置6-8cm,根据情况进行调节,应保护其侧孔也完全在胸腔内[7】;②由于切口大于引流管直径,引流管不通畅,或管道不完全滑脱出胸腔,与皮肤切缝会过松引流管道固定不牢,穿刺口渗液过多,致敷料松脱,翻身吋过度牵扯管道奋关,当患者剧烈咳嗽致胸内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