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集合教学初探(上)论文

中学语文集合教学初探(上)论文

ID:10751355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中学语文集合教学初探(上)论文_第1页
中学语文集合教学初探(上)论文_第2页
中学语文集合教学初探(上)论文_第3页
中学语文集合教学初探(上)论文_第4页
中学语文集合教学初探(上)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集合教学初探(上)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语文集合教学初探(上)论文中学语文集合教学是从现代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出发,以叶圣陶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将数学教学的结构特点引进语文教学,依据语文学科的内在规律,把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具有相同属性的教材内中学语文集合教学是从现代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出发,以叶圣陶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将数学教学的结构特点引进语文教学,依据语文学科的内在规律,把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具有相同属性的教材内容组成一个集合体,指导学生探求其一般规律,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集合

2、教学以课堂为基点,把课堂教学过程变成让学生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借助教材学会知识,掌握并运用规律的过程。在这种教法中,集合体属性的归纳、规律的总结类似数学定理公式的导入与证明;而以教材为例子,运用规律进行阅读分析又类似数学中运用公式分析例题的过程。集体教学使中学12册教材所包含的分散的、零星的语文知识理性化、条理化和简明化起来,易于学生明确重点,学会方法,把握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学习语文具有一种像解答数学的综合题那样的快感,从而渐入“不需要教”的佳境。寻求规律——集合教学的起点任何一门知识都有其系统性、联系性和规律性的,语文学科也

3、不例外。但是,由于语文这门学科的知识结构是横式的,从表面看,各个知识点之间,各篇教材之间联系松散、各成体例,似乎无规律可言。其实不然。语文既是以语言和文字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就有其内在的规律的。这种规律是通过构成语言三要素的语音、语汇、语法和文字的特点以及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各种表达的特点而呈现出来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就直接体现了这一规律,而12册语文教材就以此规律,由浅入深,自易而难、由点到面组合而成,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首先教材是按单元编写的,每个单元虽自成体例,但又互相联系,成线连片,构成一个有机构的整体,以高中6册教材为例,

4、共有40个单元149课,内容庞杂,但从知识构成的规律着眼,它们却是按规律编排而成的一个有序的整体。如下表所示:单元分类单元名称(加点者)上表清楚地呈现各个单元之间的互相联系,既有个性又具共性。从集合的概念出发,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个子集统一于文学体裁的母集之中;就表达方式而言,散文、小说和戏剧文学以其叙事性的特点又归于记叙文的母集之内;记叙文(指新闻体裁)、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则又包含于实用文体的母集;从语文特点而言,现代诗文和古代诗文又分置于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母集之中。从各个子集来看,各个元素,即各篇教材“末异而本同”

5、。以小说子集为例高中教材有古今中外的小说篇目18课,虽内容写法各异,但都具有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主题思想的这一共性,由此而归纳出阅读鉴赏小说的一般方法与规律。从6册教材的整体而言,又以语言基础知识、理解阅读、鉴赏分析三个相关的集合为线索,把各个母集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由此可见语文学科(直接呈现为语文教材)是有一个明晰的系统的规律。如果语文教学脱离了这个规律,在处理教材教法时看不到这个规律,只是就课文备课,就课文上课,把篇篇教材孤立起来,停留在每篇课文的繁琐重复的讲读上,讲文字

6、,读文章,千篇一律,千课如此,就势必导致耗时多而效率低的后果。在这种既无重点,又无针对性,更不讲联系、规律和方法的教法下,学生得不到要领,学不到方法,只能是茫茫然、昏昏然,不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就会对语文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怕学情绪,语文学科也就成了学生心目中的“不可知”和“无从学”的必然王国。集合教学法就是试图从这里走出传统语文教学的困境,从研究并掌握事物内部规律及事物间相互联系这一哲理高度出发,寻找语文学科知识结构的规律,按规律施教,以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强调预习——集合教学的前提集合教学法首先强调的是课前的预

7、习。预习是集合教学的前提,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规定的要求,参考每篇课文前的“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自己动手动脑以求了解教材。这种预习包括通读有关课文,翻查工具书,识字认词,写笔记,解题质疑,作分析、综合、比较的初步阅读。由此积累感性认识,为归纳一类课文的共性,找出规律做好充分准备。总之,集合教学法要求的预习是学生“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以下简称《论集》)下面以高中语文第二册叙事散文的集合教学为例,具体说明这个问题。【叙事散文集合预习作业】本集合包含:1.《包身工》2.《琐忆》3.《猎户》4.《

8、依依惜别的深情》5.《幼学纪事》。按阶段分析完成以下预习题。一、阅读本集合所含的5篇课文,查词典,扫清文字障碍,做好词语手册。二、这5篇叙事散文,就其写作对象而言,一类是以___为主的,一类是以___为主的。因此本集合又包含两个子集:1.___2.___。三、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