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传播语境下微博的信息传播优势、问题与对策

碎片化传播语境下微博的信息传播优势、问题与对策

ID:10757999

大小:6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8

碎片化传播语境下微博的信息传播优势、问题与对策_第1页
碎片化传播语境下微博的信息传播优势、问题与对策_第2页
碎片化传播语境下微博的信息传播优势、问题与对策_第3页
碎片化传播语境下微博的信息传播优势、问题与对策_第4页
碎片化传播语境下微博的信息传播优势、问题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碎片化传播语境下微博的信息传播优势、问题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碎片化传播语境下微博的信息传播优势、问题与对策摘  要:碎片化的时代,时间被更细致地分割,信息的传播语境也是碎片化的,社会传播的模式、信息流动的本质也因此发生了改变。微博因其使用的便捷性、用户连接的广泛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变增值的特质,顺应了碎片化传播轻、快的要求,成为当下最活跃、最有力的传播媒介。同时,微博强大的自主性和传播力,助长了不良信息泛滥,弱化了人类思维的连续性,压制了群体外的声音。但只要对症下药,顺应碎片化语境的要求,利用好意见领袖、传播节点,构建公平的辩论平台,就能扬长避短,进一步挖掘微博在信息

2、传播中的优势价值。关键词:碎片化;微博客;信息传播;代写硕士论文引言这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漫长转型期间,碎片化成为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被更细致地分割,空间转换频率不断提升。碎片化时代之下,信息的传播语境也是碎片化的。社会传播的模式、信息流动的本质都因此改变。微博客因其使用的便捷性、用户连接的广泛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保值和裂变增值的特质,顺应了碎片化传播轻、快的要求,成为当下最活跃、最有力的传播媒介。微博的传播优势是突出的,与优势相伴随的是不可忽视的明显弊

3、端。所幸,弊端终可以治理;碎片化语境之下,微博的传播价值还可以进一步发掘。1碎片化的传播语境1.1传播领域的碎片化传播领域的碎片化即分众化。社会传播不再仅仅以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形态延伸:社交网络平台上,被人际交往格式化的大众传播、立足小众的群体传播都是碎片化传播时代的新篇章。互联网络打破时空的间隔,也割开原来的大众整体,分化传播者的受众。但这绝不是传播力的倒退。传播领域的分众化是一场过渡,分众背后的真正意义是新的聚众;分众化是一个打散重聚的过程,最后实现的是新传播模式的建构。分,是将个性特征鲜明的小族群从面

4、目模糊的大众总体分出;聚,则是以某种传播手段和平台把价值观、生活方式、文化个性等相近的众多个体聚合到一起。先细分,再归聚,如此形成的目标传播对象群体特征清晰明确,传播者从此能够以最小的传播代价获取最大化的传播效果。1.2阅读的碎片化有限的时间被快节奏和移动化的生活方式细致分割,不允许现代人享有太多完整阅读的机会;而在计算机屏幕前成长起来的人们,也更适应一目十行的跳跃式阅读。因而,内容简短、重点突出、价值明确的信息才能博得受众青睐;能高效率整合信息碎片,优化信息呈现结构,便于垂直吸收的传播媒介才能适应碎片化阅读

5、的需求。1.3表达的碎片化网络计量学专家麦克德尔沃(MikeTheliddot;施拉姆在《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TheProcessandEffectofMassmunication)》一书中提出选择分子式来说明个体依据什么来选择信息媒介。他认为,人们会衡量特定的媒介或讯息的回报程度(满意度)与想要得到这些回报必需付出的努力的值(分子式:回报期望值/必需的努力),然后做出选择[3]。微博发展势头之所以如此迅猛,在于其能最大程度地激发用户贡献内容,对碎片化信息内容的呈现结构进行优化,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发掘、整合

6、和利用;使现代人能以最小的努力,获取最大的信息传播效果。微博传播的优势,是其特性所决定的。2.2.1去一体化精准定位群体传播去一体化,指的是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量身定制信息服务,从而构建出最适合自身的唯一个性化信息平台。而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媒体能在去一体化上做得比微博更好。微博给用户提供了完全自主选择的机会,用户通过选择关注其信任的人、感兴趣的媒体或行业精英等来获取信息。这种完全以自主筛选为前提的信息获取方式,最大程度地为用户过滤了对自身无效的信息,高效地集合了对用户有效的碎片信息,实现了信息发布者与接收

7、者的垂直对应,传播效率因此得到提高。去一体化顺应了因传播领域碎片化而产生的分众传播的要求。去一体化的程度越高,受众个体的特征就越明显,分众的划分也就能越精确,细分后归聚起的新目标群体的特征也就越清晰。可以说,微博的高去一体化为高效开展以分众传播为基础的群体传播进行了精准定位。2.2.2背对脸无限扩大群体传播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Milgram)提出了六度分隔理论(SixDegreesOfSeparation),他认为:两个彼此陌生的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一

8、个人最多通过六个人就能够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责任编辑:编辑04)微博用户之间的关系是关注与被关注的关系,这是一种背对脸式的陪伴式关系。微博用户间不需要进行双向的好友确认,只需要选择关注,就可以让微博用户以单向跟随或被跟随的关系相联结,即时获取被关注对象的信息,或通过评论、私信进行互动;而这种关注关系也可以随时单方面取消。微博用户间简化的开放性社交关系,赋予了六度分隔理论无限广大的实践空间: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