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子的尤利西斯——黄碧云小说中的行旅想象与精神家园论文

一个女子的尤利西斯——黄碧云小说中的行旅想象与精神家园论文

ID:10758416

大小: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一个女子的尤利西斯——黄碧云小说中的行旅想象与精神家园论文_第1页
一个女子的尤利西斯——黄碧云小说中的行旅想象与精神家园论文_第2页
一个女子的尤利西斯——黄碧云小说中的行旅想象与精神家园论文_第3页
一个女子的尤利西斯——黄碧云小说中的行旅想象与精神家园论文_第4页
一个女子的尤利西斯——黄碧云小说中的行旅想象与精神家园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个女子的尤利西斯——黄碧云小说中的行旅想象与精神家园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个女子的尤利西斯——黄碧云小说中的行旅想象与精神家园论文.freelesJoyce)也有同名的小说,书中以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方法而闻名。」无论是荷马的《奥德修纪》(Odyssey)或是乔哀思的《尤利西斯》(Ulysses),是尤利西斯海上十年飘泊还是布卢姆在都柏林一天的活动,黄碧云以Ulysses为题,即见这篇小说与旅程(voyage)的重大关系。《奥德修纪》分为三部份,包括第一部「帖雷马科」讲述尤利西斯独子帖雷马科寻问父亲下落;第二部「尤利西斯的漂泊」讲述尤利西斯海上归程中各种蒙难与试练;第三部「回家」讲述尤利西斯排除万难,终与

2、妻子团圆。寻问先辈之下落或生之根源,羁旅漂泊,然后踏上归程,俨然成为黄碧云日后行旅书写的三部曲。〈怀乡〉内容讲述二十六岁的陈玉放弃如日方中的舞蹈事业,到陌生的阿姆斯特丹游历的经过。在水城中的风貌、教堂、艺术、以至路人之间,叙述者开始回溯个人的事业与家庭的经历,包括艺术事业的虚妄与不真实,以及与母亲生前一段互相折磨的痛苦回忆,继而得出生命如幻觉的感叹。黄碧云小说中一向对异国无事惊心,历尽沧桑的叙事声音与〈怀乡〉中强化地域陌生感构成对照。荷兰成为一个让叙事者洗涤过去,清白身心的地方。小说刻意把旅游书般的资料与个人私密经验比照,将陌生的风景

3、与陈玉个人与母亲、情人以及舞蹈事业一再重复的命运交错呈现。其中一次又一次击退母亲的阴影与象征童年梦魇的灵体,与尤利西利在海上抵挡赛伦(Siren)歌声或风神等各种妖怪的情节可堪比拟。最后,一切的骚动由母亲的死亡与阿姆斯特丹的随意和堕落总结︰大白正午,强烈的阳光,在世界的角落,一个堕落无由的欧洲城市,我不过是暂时的血肉之身,〔……〕或许我会回去,继续我的舞台事业,而且比以前做得更好,又或许我会继续我的旅程,佛罗伦萨、伦敦、巴萨隆那……。〈怀乡〉与同期以行旅的主人公为题材的小说大致不离这个行旅想象模式︰「回叙—试练—顿悟(还精神之乡)」,

4、往往又以末段写得最为动人,由激烈的试练回到现世风景,再引出可能的顿悟及还乡的心情。另一篇比〈怀乡〉更早的〈流落巴黎的一个中国女子〉,亦曾写出定居巴黎的陈玉在目睹纵情的叶细细异乡自杀后,迎着巴黎清晨的雾想到返回香港的心思︰出得地面来,太阳经已升起,雾气隐退,淡淡有暖意。鸽子觅食,停在我脚前,我一举步,一群的飞走。我抬头,见得树头有新绿,扫叶的阿拉伯人,跟我Bonjour。〔……〕人的存在,也不外如是。我突然很想回香港,我已经六年没想过这个地方。那个地方,狭小嘈杂,很多人七手八脚你推我挤的生长……因为小,人的存在也切实些。我就下了决定,明

5、天去探听一下机票价钱。以上例子可见黄碧云具行旅背景的小说表面上为现代女性写出独行外向写照,实则小说最终往往载满辗转思归的心情。所归何处,并不需要一个肯定的归属点,有时只是一个希望落实的想法,一个走下去的愿望。而行旅期间对世界的想象与定义,也并不具必然性,巴黎的决绝、纽约的激烈或阿姆斯特丹的陌生,最终只是诱发顿悟的一系列异域性,让主人公在出走与回归之间得到心灵的一刻舒解。这种地域与个体精神上的随意(arbitrary)安排、情节模式的外露以及顿悟转折的轻省,很可能就是黄碧云早期异国书写为诟病的地方。然而若结合黄碧云个人情非得已的飘泊经历

6、及原乡欲望,阅读她小说中的行旅情节就会多了一层自传式的复杂性,解释黄碧云对人生如旅的执迷。黄碧云在游记散文集《我们如此很好》中有〈我与机场的忘年恋〉一文,当中提到往纽约时在机场与兄长送别的情况︰我要飞纽约。我的长兄要来送我,或许怕不能再见到我了。我还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快要进入入境台了,便忽然说,“就像要去死似的。”他已经双眼发红了。我心一难过,忽然便流下泪来,其实眼泪时常都白流,是因为不够聪慧通透。有甚么好流泪的呢,连最不喜欢的人都会再碰面,更何况是有心相见的人呢。只怕相见时,人面全非,见总会再见的,除非死了。死了,已成定局,流泪

7、就更白流的了。只是当时不明白。刘绍铭曾指出上述引文中黄碧云变本加厉,在情感上伤人自伤的残酷。事实上黄碧云的确反复叙写这一段由至亲送别的情节,并在不同小说中变奏重现,难舍难离。早期具行旅背景的小说还有〈七姊妹〉(1988)、〈爱在纽约〉(1989)以及〈其后〉(1990),三篇小说在篇末有长兄或姊姊送行的描写,虽然远行在即,但思归不舍的意味更为强烈,当中情感的重负更见于兄姊交付的「信物」︰我将衣服穿起来,在口袋里却摸到了一个小白包。掏出来,软绵绵,大概是空的。然而摊开只是半绺发,是母亲的半绺发。到达伦敦,已经入黑。我钻入地底。伦敦地铁,

8、陈旧而疲乏,不见天日。便不感到夜,只感到口袋里半绺死人头发的沉重,竟也难以举步,就立在深黑的地底之下,地车呼啸来回,我的脸孔冰凉而热刺,如此这般,由血肉相连的痛楚,想起了,七姊妹。〔〈七姊妹〉〕等待起飞时,我在机舱困着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