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下我国劳动力收入分配效应,国际经济贸易论文

国际贸易下我国劳动力收入分配效应,国际经济贸易论文

ID:10765121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国际贸易下我国劳动力收入分配效应,国际经济贸易论文_第1页
国际贸易下我国劳动力收入分配效应,国际经济贸易论文_第2页
国际贸易下我国劳动力收入分配效应,国际经济贸易论文_第3页
国际贸易下我国劳动力收入分配效应,国际经济贸易论文_第4页
国际贸易下我国劳动力收入分配效应,国际经济贸易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下我国劳动力收入分配效应,国际经济贸易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际贸易下我国劳动力收入分配效应,国际经济贸易论文  一、引言  当前,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加深,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之间和内部,都出现了劳动力相对工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并且这种扩大现象还在进一步加剧之中。这本质上是由全球范围内利益重新分配、资源重新配置造成的,因而,对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工资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成为当前学术界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的重点问题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收入差距伴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日趋扩大,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进入转型期势不可挡,而劳动力收入差距的扩大又是这一转型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的收入分配

2、效应,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所引发的收入差距,着重关注企业和劳动者微观层面的差异,将更符合现实、更具指导价值。  二、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工资收入分配的影响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影响的关注始于古典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生产中仅有劳动力要素为假定前提,认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导致比较优势的产生,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其中李嘉图模型(DavidRichardoModel)认为,国际贸易使劳动力形成定向流动,即从生产率低的部门流向生产率高的部门。这种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国际分工的形成,此后随着劳动力工资的引入,国际贸易将促使各国福利水平提高,并通过提高劳动者

3、的实际工资水平来影响收入分配。  基于古典贸易理论的比较优势原理,从要素禀赋的角度出发,埃利赫克歇尔(EliF.Heckscher)和伯尔蒂尔俄林(BertilGotthardOhlin)将要素市场上的要素供求和价格问题引入国际贸易中,创立了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在此基础上萨缪尔森指出国际贸易在引起本国要素收益变化的同时,也会使不同国家的要素价格趋向一致,这将有助于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最终实现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经济赶超,即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H-O-S定理)。之后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又提出了著名的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该定理认为,一国在出口产品中生

4、产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在进口产品中生产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此时国际贸易将使一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提高,稀缺要素所有者的收入降低。  (二)新兴国际贸易理论  伴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化和新的贸易形式的出现,研究者们逐步放宽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一些前提假定,并由此解释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效应。克鲁格曼(Krugman)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假定条件下,证明了要素禀赋相同的两个国家间也会发生国际贸易,但这种贸易模式区别于古典贸易理论下不同产品的产业间贸易,它是发生在相同产品间的产业内贸易。他认为这种贸易方式使得生产中所使用的要素均会从贸易中得到利益,从而不会导致严重的要素分配问

5、题。克鲁格曼(Krugman)还认为在国际贸易中技术创新起着重要作用,发达国家生产效率较高,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因而能够获得高额利润来提高劳动力收入水平。之后Dinopoulos,SyropoufosandXu通过将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引入到Krugman模型中发现,产业内贸易将提高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收入,扩大了收入差距。Neary又通过寡头竞争模型发现,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会增加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提高其相对工资水平,使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间的收入差距扩大。  当国际贸易出现外包这种新的经济合作形式时,Feenstra和Hanson通过构造一个中间

6、投入品贸易模型得出结论:在两国劳动供给不变的前提下,以外包为形式的产品内贸易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间产品的熟练劳动力和技术密集型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提高,但也扩大了工资收入差距。目前企业异质性、劳动力异质性与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效应的研究也成为新兴国际贸易理论的前沿之一。Melitz和Bernardetal将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引入国际贸易模型,认为国际贸易可以通过自我选择机制提升企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异质性企业理论认为,同一产业中的企业是异质性的,包括生产率、生产规模、企业类型等。企业异质性的存在导致国际贸易对每个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当这种异质性反映在生产率上时,国际贸易将扩大生产率高的企业

7、的要素投入需求,使得企业竞相争夺该要素资源,这势必有利于支付工资的提高。伴随着需求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劳动力技术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从而使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收入差距扩大。异质性劳动力理论认为,现实中劳动力也是异质性的,包括技能、性别、职业等多个方面。国际贸易对不同技能水平劳动力产生不同的影响,将会扩大高技术劳动力与中等技术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缩小中等技术劳动力与低技术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劳动力异质性通常反映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