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理解--感恩 也谈《小巷深处》教学

寻找--理解--感恩 也谈《小巷深处》教学

ID:10765126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寻找--理解--感恩  也谈《小巷深处》教学_第1页
寻找--理解--感恩  也谈《小巷深处》教学_第2页
寻找--理解--感恩  也谈《小巷深处》教学_第3页
寻找--理解--感恩  也谈《小巷深处》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寻找--理解--感恩 也谈《小巷深处》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全国第二届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比活动寻找——理解——感恩——也谈《小巷深处》教学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保和中学徐明伟邮编:641322联系电话:028-26421051总体构思义务教育九年制初中一年级的编选课文《小巷深处》,是一篇优秀的范文,也是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感恩教育的最好教材。所以设计《小巷深处》的教学环节,注重抓住主线,以情感人,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悟母爱的伟大,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从寻找母爱——理解母爱——感恩母爱来设计教学,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在反复诵读中熏陶感染,从而培养学生自

2、主学习的能力。一、深情导入,营造气氛。“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课离不开精心设计的教学导入。这篇课文主要着力点在“情”。所以营造温馨的教学氛围、构建深情的教学环境很重要。开课伊始,播放一首钢琴曲,在温柔和谐的钢琴曲伴奏下,教师充满深情地朗读一首歌颂母爱的诗,利用课件逐行展示诗歌。学生一边看大屏幕,一边倾心聆听,加上舒缓的钢琴曲伴奏,自然沉下心来,进入教师预设的环境。这时,教师再话锋一转,提出问题:“这首诗和你们学过的《小巷深处》有什么相似之处”(都是写浓浓的母爱)。顺利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二、一线串珠,情系母爱。要解析品读《小巷深处》,很多地方让人感动。在

3、这个教学环节中,如果始终把握“母爱”这根主线,围绕着寻找母爱——理解母爱——感恩母爱来设计,教学脉络清晰,课文结构完整,分析文章深入,可以说是非常有效的。1、寻找母爱。师:《小巷深处》是一篇描写母爱的文章,我们一起来寻找文中描写母爱的句子,寻找养母这我做了哪些事?生活动:小组学习、交流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开火车的游戏,找出养母为我做的几件事。(宣布游戏规则)学生争先恐后地交流。师演示幻灯片,归纳养母为我做的几件事:用自己卖冰棍的微薄收入收养了我为了“我”拿出所有的积蓄换住处为“我”改变了以往泼辣的性格把“我”调养得像个“千金小姐”,并为我的优异成绩骄傲不已当“我”厌恶

4、这个家时,抑制自己的感情,表现得很平静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每月进城给“我”送生活费和营养品。师:这几件事中,哪一处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试着用“我认为……最让我感动,因为……”来交流。生交流,谈体会。师(小结后过渡):刚才同学们都谈得很好,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下面请浏览课文9段至文章末尾,试着找出文中“我”情感发生变化的词语,如果没有就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生活动:浏览,勾划,寻找,交流。师在生交流的基础上,投影幻灯片:自豪、厌恶、淡忘、悔悟2、理解母爱师过渡:文中的“我”从自豪到厌恶,从厌恶到淡忘,从淡忘到悔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心灵历程,在这个心灵历练中,有很多地方

5、让我们很感动,那么就让我们找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引导学生寻找9——26段师:同学们找到没有,老师这里找到了一处让我最感动的地方,我建议大家读9段,因为这几段把女儿对母亲的依恋与自豪的心理刻画得真实感人,我建议有丰富情感的女同学来朗读,读时注意语调低缓,语速稍慢。女生齐读,男生思考(为什么依恋,为什么自豪)生交流分享.师:(学法指导)刚才我们学习的过程是怎样的?生答师结:刚才我们先找到最让自己感动的句段,然后用“我建议大家读哪几个段,因为这几段表达了女儿的什么心理,我建议哪些同学来一齐读,我建议用怎样的感情来读”这样的环节进行。好,同学们先自我感悟,再与大家一齐分享。学生自

6、我品读。生活动(非常踊跃的)生甲:我认为第6段非常感人,因为这几段写出了养母为了多赚钱而辛勤劳作,含辛茹苦,夏日执著地守候在骄阳下,冬天忙于拆洗缝补。我建议一、二排的同学一齐读,读时注意一些词语重读。生乙:我认为13段非常感人,因为这一段写出了养母虽然落寞,但为了女儿强抑自己的感情,表现得很平静,却掩饰不住内心的失落。我建议男同学一齐来读,用低缓深情略带伤感的语气来读。生丙:我认为第25段非常感人,因为这一段写出了养母为我辛勤操劳而日渐苍老。我建议全班女同学来读,读时注意把“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读低沉些,突出母亲的辛苦苍老。师总结:孩子们,从你们刚才的

7、学习中,我感受到了你们因文中养母对女儿的一如既往的爱而深深感动,你们也因文中的“我”对养母的冷漠态度而愤愤不平。你们都知道,这是(生齐答)——虚荣心在作祟。你们对文中的“我”有什么样的看法,请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文中的女儿。生甲:“我”太虚荣了,是虚荣让“我”远离了母亲。生乙:养母太伟大了,即使不被理解,不被接受,仍然默默地付出,母爱无言。师过渡:文中的女儿是否对养母一往情深的爱无动于衷,是否一如既往地铁石心肠。是一位老婆婆的出现让女儿改变了看法,在文中的哪几段,找出来。师:女儿在经历了艰难的心理历程之后幡然悔悟,情归母亲,情归小巷,那便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