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年楚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西藏年楚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ID:10766023

大小:305.0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西藏年楚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_第1页
西藏年楚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_第2页
西藏年楚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_第3页
西藏年楚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_第4页
西藏年楚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藏年楚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文水资源2010年第2期东北水利水电[文章编号]1002-0624(2010)02-0019-03西藏年楚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钱晓燕,袁鹏,颜志衡,黄艳(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成都610065)[摘要]针对年楚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建立了年楚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对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计算,并提出了年楚河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方法和主要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供水量,同时加大节水力度,才能保障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关键词]年楚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型;可持续利用[中图分类号]TV211.1年楚河流域地处西藏自治区中南部,是日喀则地区乃至整个西藏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牧业发展基地。从目前年楚河流域发展情况来看,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水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水量日益增加之间的矛盾。西藏是国家的重要生态屏障,年楚河流域的经济发展要以保护好生态环境为前提,正确处理好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已成为未来年楚河流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根据该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

3、发展的要求,研究整个流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献标识码]B河”地区的开发县。年楚河流域属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区,流域内降水量较少,根据年楚河江孜站和日喀则站1956~2004年实测降水量资料统计,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在326mm左右,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36.23亿m3。年楚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为17.96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7.96亿m3,地下水资源量9.00亿m3,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计算中相互之间的重复量为9.00亿m3。水资源承载能力与评价模型22.1水资源

4、承载能力的概念由于年楚河流域的特殊地理位置,在计算其水资源承载能力时,应首先考虑其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内涵,可定义年楚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在一定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下,维系整个年楚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最大社会经济规模。年楚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是在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有机协调运转下,达到满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的要求时,水资源系统所能支撑的最大社会经济规模。年楚河流域概况年楚河是雅鲁藏布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康马县境内的桑旺

5、湖,其上游称涅如藏布,向北流经马郎村,附近有支流龙马河汇入,然后折向西在江孜县附近有冲巴涌曲汇入,而后始称年楚河。经江孜、白朗县,于日喀则市汇入雅鲁藏布江,流域面积11130km2,河长217km,平均坡降约0.6%。年楚河流域在行政区划上,包括日喀则地区的康马、江孜、白朗和日喀则三县一市的全部或大部,其中康马县为半农半牧的边境县,其余县市为粮食基地县,同时也是西藏“一江两1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型的建立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及研究步骤,建立年楚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优化模型[2]。以“水2.2水文水资源东北水利水电

6、2010年第2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为控制约束,以“支撑最大社会经济规模”(即这里代表水资源承载能力)为目标函数,把水资源利用转化关系方程、污染物排放运移转化方程、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相互制约方程、水资源承载程度指标约束方程以及生态环境控制目标约束方程联合作为约束条件,建立起优化模型。在该模型中,水资源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相互制约关系得到了体现,并且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所要求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也被作为约束条件包括在模型中。通过该优化模型的求解,得到的目标函数值就是水资源承载能力。

7、(1)水资源利用转化关系方程。针对年楚河流域,主要用水为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环境的用水,因此可以写出如下水资源利用转化方程组:△W可供水=W工业+W农业+W生活+△W△△W工业+W农业+W生活=W总消耗水量△△W总需水=W工业+W农业+W生活+W生态环境式中W总消耗水量为总消耗水量;W可供水为可供水量;W工业为工业用水量;W农业为农业用水量;W生活为生活用水量;△W为剩余水资源量(剩余为正,不足为负);W总需水为总蓄水量;W生态环境为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2)污染物排放运移转化方程。日喀则地区年楚河流域为西藏粮食

8、主要产区,耕地面积集中,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大,经过雨水冲刷进入河道,造成水体氨氮含量的增大。江孜至日喀则一带城镇化水平较高,人口集中,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汇入,亦造成河道水体氨氮含量的增大,水体水质总体尚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目前年楚河污染物集中排放,只在年楚河日喀则市开发利用区东风大桥过渡区中有一个排污口,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