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浅析

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浅析

ID:25212652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浅析_第1页
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浅析_第2页
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浅析_第3页
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浅析_第4页
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浅析

2、第1内容显示中 摘要水资源承载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种自然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往往是水资源短缺和贫水地区支持人口与发展的“瓶颈”资源。因此,水资源承载能力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发展和发展规模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对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定义和研究方法各式各样,但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各种理论及计算方法也只是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虽然已经公认两者之间具有相互联结的关系,但两者之间到底是怎样的联结关系还不很清晰。本文试图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本概念出发,深入剖析

3、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内涵和特性,详细论述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可持续发展和优化配置的关系,目的是为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提供思路。关键词水资源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一、承载力的起源、演化与发展承载力(CarringCapicity)一词原为物理力学中的一个物理量,指物体在不产生任何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具有力的量纲,可以通过野外的或室内的力学试验得到具体数据,在某些情况下(如在材料弹性范围内或在一定试验资料基础上)也可通过力学理论或经验公式计算。当人们研究区域系统时,普遍借用了这一概念,以描述区域系统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最大承受能力。随着研究的

4、深入,承载力被发展为现在的承载能力,成为描述发展限制程度最常用的概念。最初借用承载力一词的其他学科是群落生态学,其含义是“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配合),某种生物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对多种生物的研究表明,种群开始形成时期增长缓慢,在环境条件较好时,增长加快,往往会生长过头,待种群数量达到一定值超过其承载容量后,由于环境阻力限制,种群会大批死亡而导致种群数量骤然下降,然后再重新回到新的平衡,用数学式子表示为:式中的r为种群在无限制环境下的增长系数,即内禀自然增长率;K值为种群增长最高水

5、平,称为该物种的环境承载量。可以说,在地球进化史上,所有生物的发展都遵循这一规律,而惟一例外的是人类。承载力理论在实践中的最初应用领域是畜牧业。在北美、南美及亚洲草原地区,由于草地开垦、过度放牧等原因,土地开始退化,为有效管理草原和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一些学者将承载力理论引入到草原管理中,随之草地承载力、最大载畜量等相关概念相继被提出。应该说,承载力理论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成效,即使在今天,草原生态学家仍在使用这一概念,用以指导畜牧业生产。随之出现的另一概念是土地承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全球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人

6、类面临粮食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工业化革命以后,全球性区域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加剧,特别是人口的急剧增长,导致一些地区超出其应有的区域经济负荷,特别是超出其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进而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而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经济的不稳定,最终导致若干地区出现粮食危机。面临饥饿与贫困的威胁,土地粮食生产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于是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承载力的概念发展并应用到人类生态学中,以研究现有土地到底可承纳多少人口。与土地承载力并用的相关概念还有区域人口承载容量、土地负载力、地域容量、地域潜力等。随着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

7、污染与资源短缺问题日渐明显,八大公害事件的发生向全人类敲响了警钟。到20世纪60年代,即使普通公众也意识到了工业化引起的环境退化问题。与此同时,医学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的寿命,而人类生存所需的自然资源不但没有增长,反而急速减少,人类在历史上又一次面临承载力的问题。但与以往不同的是,第一,这一次人口承载容量面临的问题不是发生在少数地区,而是遍及全球。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本国资源不能自给的情况下,开始向他国掠夺资源;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因贫困等原因,对资源的破坏不断加剧,从而导

8、致全球资源存储量不断减少,各国对资源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发生在全球的诸多战争中,实际上有许多是为争夺资源而发生的。第二,此次全球的承载力限制不仅仅发生在土地资源,而且扩展到了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环境资源、水资源……根据世界资源报告WorldResourcesInstitute1996~1997,1960~1990年的30年间,有大约1/5的热带森林消失。在80年代,全球森林、疏林和灌木丛覆盖面积减少了32%,与此同时,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强度和需要持续上升,在1940~1990年间,从江河、湖泊、水库、地下蓄水层和其他水源抽取

9、的淡水量增加了4倍多,而污染又严重破坏了许多江河、湖泊和地下水源的水质,大大减少了淡水资源的供应。在全球许多地区,淡水压力越来越大,不少地区甚至缺乏足够的淡水供应。工业化发展导致的另一后果是对能源消耗的迅速增长,而能源增长主要依赖于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矿物资源。根据全球统计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