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黄花菜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ID:10770563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8

黄花菜高产栽培技术论文_第1页
黄花菜高产栽培技术论文_第2页
资源描述:

《黄花菜高产栽培技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黄花菜高产栽培技术论文.freel的土层中,分枝根大部分集中在30~40cm,主根深度分布在75~110cm,在整地时要深翻土壤,深度20~30cm为宜。做畦,畦长6m,宽2m。结合做畦施有机肥75t/hm2、过磷酸钙750kg/hm2,可采用沟施或穴施,分层施入,施后覆5~7cm厚细土,防止烧根。3栽植黄花菜一般用分株法繁殖,少数地区用种子繁殖。分株繁殖是把生长多年的老黄花挖出1/3的老根作种苗,供繁殖的种苗应选花期早、花茎和花蕾多、肉质根肥嫩的健壮植株。除了盛苗期和采摘期,均可栽植,东北地区一般在春秋两季栽植。春栽应在清明前后,土壤解冻后进行,即冬

2、苗枯萎至春苗萌发前;秋季栽植应在9月中下旬前分株,即从花蕾采完至冬苗萌发进行,一般春栽可当年抽薹。秋栽使当年形成新根,贮藏养分,有利于分蘖。栽植前进行种苗修剪,除去短缩茎下面的黑蒂和肉质根上的纺锤根,剪短根系至5~7cm,消除已腐的根,剪短苗时6~7cm。栽植前将苗木放到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0.1%稀释液中,浸10min左右,晾至表面不显水湿状进行栽植。栽时一般都在畦内,株距33~66cm,行距100cm,每穴栽10~15株,深度在13~17cm为宜。栽后覆土、压紧,使根与土紧密接触。4田间管理4月中旬以中耕保墒为主,第

3、1次浇水在谷雨后进行,以促进叶片伸长及花薹抽生;抽薹时浇第2次水,此时为需水临界期,要灌足水;花蕾初现时需水量大,灌水在傍晚进行,沟灌和喷灌相结合;采收完毕,需水量减少,中耕除草以控为主,及时多次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草。入冬前为防冻保苗,在昼夜融冻时浇冻水,用细土及时填补裂缝,以利保墒。第1次追肥在花薹抽生前进行,以氮肥、速效磷、速效钾配合施用作提苗肥,一般施尿素150kg/hm2或人粪尿15.0~22.5t/hm2、过磷酸钙150kg/hm2;第2次追肥在花蕾初现时进行,结合浇水撒施尿素150kg/hm2、钾肥150kg/hm2、过磷酸钙150~

4、225kg/hm2,随水穴施,促使长薹粗壮,结蕾多;第3次追肥在采收盛期,施尿素150kg/hm2、氯化钾3kg/hm2、过磷酸钙15kg/hm2,对水1500kg,傍晚时叶面喷施。生产上一般在花蕾采摘完毕后,及时翻挖行间土壤,在秋苗发生前结束挖土工作。5病虫害防治在叶枯病防治上,除加强中耕、排水和进行培土以减少危害外,可用25%叶枯灵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喷雾。在温暖多雨季节易发生黄花菜褐斑病,在其防治上,一是收获后及时清除烧毁病残物,以减少菌源;二是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措施,提高植株根系活力,增强抗病力;三是及早喷药,坚持“早发现,

5、早治疗”的原则,连续交替喷药防治,用叶叶青1包对水75kg,或英纳1包对水200kg,连续喷雾2~3次,每隔7~10d喷1次。在干旱或土壤干燥的山地,易发生红蜘蛛和蚜虫,可喷乐果进行防治。6适时采收与贮藏采收期依品种、气候条件而不同,一般在6—7月,采收期30d左右。花蕾开放后不适合做干制品,故采摘时间不能太晚。花蕾采摘过早,不仅降低质量,而且加工后常带黑色,影响干制品的外观品质。一般品种适合在每天清早采收,通常在开始开花前1~2h采摘完毕最好。在10∶00以后花蕾开放的品种,应在10∶00以前采摘完毕;在20∶00至第2天早晨开放的品种,应在19∶0

6、0以前采摘完毕。晴天开花时间晚些,可稍晚一些采收;阴雨天水分充足,花蕾生长快,开放得早些,采收的时间应适当提前。为了集中采摘时间和方便管理,生产上常经过长时间人工诱导,将可采摘花蕾的开花时间集中控制在早上或傍晚进行,采花时间每日中午以前,或15∶00以后进行。除掌握好最佳的采摘时间外,还应该掌握以花蕾发育饱满,含苞未放,花蕾中部色泽金黄、两端呈绿色、顶端紫色褪去时采摘为佳。采收时应细心,要轻巧细致,避免碰伤花茎和小花,以带花蒂,不带花梗、茎梗和花蕾交接处剪断为好。每株应自上而下、由外向里进行采收。早上采摘的花蕾进行加工晾晒,傍晚采摘的花蕾准备第2天早晨

7、上市。将晒干或烘烤好的黄花菜放在大木箱内回潮,使含水量达到15%左右,即用手握不易折断、松开手能自已恢复弹性为准。大量的黄花菜一般采用双丝麻袋包装,放在干燥阴凉处。若保管过程中返潮或受到雨淋,应及时晾晒,小量的黄花菜可贮藏在塑料袋内,放在阴凉干燥处贮藏。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