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浅议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ID:10786250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浅议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第1页
浅议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第2页
浅议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第3页
浅议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议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论文关键词:口语教学问题措施论文摘要: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存在较多问题,本文试从教师、学生两方面的角度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整改措施。随着社会对英语口语要求的不断提论文关键词:口语教学问题措施论文摘要: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存在较多问题,本文试从教师、学生两方面的角度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整改措施。随着社会对英语口语要求的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然而,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笔者曾就英语口语教学情况对部分学生作过调查,结果发现,对教学效果满意的学生比较少。从调查中了解到,英语口语教学中

2、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1)口语练习的模式单调、刻板。课堂上的口语训练,通常是单纯地模仿和复述,要求比较低,学生的积极性不高。2)练习时间太少,不能充分准备。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学生人数又比较多,平均给每个学生的口语练习时间少之又少。3)口语练习的环境和气氛比较紧张。课堂的气氛不够轻松,自然发言时,学生需面对整个班级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同学,学生更加容易产生焦虑感,害怕犯错,有紧张感。4)语言环境不真实。课堂上的口语交流主要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学生处于被动、弱势的一端,这样的语言交流容易让学生感到紧张焦虑,不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讲,

3、这些现象的形成与对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这一问题的处理不当有关。这是关系到英语教学效果、尤其是口语教学效果的实质性问题。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认识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作者试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结合对现代外语教学理论的理解,对此提出一些浅见。一、影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因素1、教师方面。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导,教师不仅要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而且要组织、策划好课堂学习活动的进行。然而在实践中,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1)对学生认识不足。教学中,由于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英语水平把握不准,常会造成要求过

4、高、话题过大、任务太难的情况,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加重课堂焦虑,使口语活动难以进行。如在粗略地介绍一些有关圣诞节的知识后,让学生以“西方人怎样过圣诞节”或“西方人的圣诞节和中国人的春节有什么不同?”为题进行口语练习就有些勉为其难。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对圣诞节的了解和认识比较肤浅,而对自己的春节则有切身的体会和感受,以“我是怎样过春节的”为话题进行练习则会更容易,与此相关的词汇及表达也比与圣诞节相关的词汇更容易记住,而将前面的话题留做书面练习进行则更为合适。(2)教学方法不当。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只有在大量接触英语、在使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常常抱怨找不到准确、恰当的词句来表

5、达自用中才能很快地培养起来。然而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担心用英语讲课学生听不懂,即使自己讲清楚了,学生听明白了,仍想用汉语再解释一番。这样做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能力;有些教师不能容忍学生英语说得别别扭扭、结结巴巴,或错误百出。为了赶进度、完成任务,就不给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口语的机会;还有些教师对待学生语言上所犯错误的处理不够妥当,要么对学生的错误一出现就纠正,要么任其说错,不予纠正。2、学生方面。(1)性格因素。学生性格的外向和内向直接影响着外语学习。外向的学生喜欢且善于交流,自信心强,乐于实践,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外语口语学习中更容易获得成功;而内向的学生缺乏

6、自信心、紧张、焦虑、躲避,使得练习和实践的机会大大减少,陷入“口语差,练习怕,不敢张口练,口语提高慢”的恶性循环中。(2)语言能力因素。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常常抱怨找不到准确、恰当的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说英语时结结巴巴,词不达意,不知所云。根本原因就是英语基础知识不扎实,语言运用能力不强,即语音、语调不准,词汇贫乏,语法不精,训练太少。即使对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也不熟练,使用起来很难得心应手。(3)文化差异的影响。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文化包含并影响语言;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并受文化的制约。然而在实际

7、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如授课时数少,教材中关于文化的信息量不足,师生把语言学习仅仅停留在语言知识这一层面上,把时间和精力倾注在词、句子和结构上,语用失误比比皆是。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1、通过多种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兴趣是促进学习效果的重要的因素。陈坚指出,早在70年代初,教学心理学就十分强调学习者的重要性,80年代以来,赫金森和沃尔特又提出“学生愿意学(出发点)--运用认识能力获取知识--学习取得进步--学生的能力与信心得到发展--发展了的能力与信心使学生更容易获得更多的知识--学生把学习视为一种享受和令人满意的经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