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尔理解理论与波普尔科学哲学

波普尔理解理论与波普尔科学哲学

ID:10789253

大小:3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8

波普尔理解理论与波普尔科学哲学_第1页
波普尔理解理论与波普尔科学哲学_第2页
波普尔理解理论与波普尔科学哲学_第3页
波普尔理解理论与波普尔科学哲学_第4页
波普尔理解理论与波普尔科学哲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波普尔理解理论与波普尔科学哲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波普尔理解理论与波普尔科学哲学2007年第3期总第162期兰州学刊LanzhouxuekanNo.32007Genera1.No.162?哲学研究?波普尔理解理论与波普尔科学哲学艾战胜(厦门大学,福建厦门361005;广东商学院,广东广州510320)[摘要]当今学术界对波普尔科学哲学的研究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对波普尔提出的理解理论并没有给予重视和专门研究.实质上,波普尔的理解理论与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有着共同的基质:科学发现与客观理解具有共同的模式,即"P,一1Tr—EE—P",而且波普尔的理解理论与科学哲学都以理性批判为基本方法,以三个世界理论为本体论基础.[关键词]波普尔

2、;理解;三个世界;理性批判[中图分类号]BO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492(2007)03—0010—03作者简介:艾战胜,男,湖南永州人,厦门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生,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讲师.当今学术界对波普尔科学哲学的研究已基本形成共识,但由于种种原因,对波普尔就"理解"问题所提出的理解理论并没有给予重视和专门研究.其实,只要理解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思路,我们就会认识到波普尔向"理解"进军是一个必然.1968年,波普尔发表关于理解的着名讲演,1972年,波普尔出版《客观知识》,对理解作了详细的阐述.波普尔认为,关于理解的理论本是人文科学("道德的和

3、精神的科学")的学者们讨论的中心问题,但对于客观第三世界的自主存在,自己希望对关于理解的理论("释义学")做出贡献.理解不只是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学也同样需要理解,而且自然科学的理解与人文科学的理解不是对立而是相互联系的.他说:"只有理解科学(即科学问题)的人才能理解科学史","只有对科学史(其问题情景的历史)具有某种真正理解的人才能理解科学"._1J(n但是,与人文科学家,尤其是关心理解问题的人文科学家所接受的基本教条相悖,波普尔认为,理解的客体不属于第二世界,理解也不是用心理学来解释.理解活动本质上就在于运用第三世界客体进行操作,或者说"理解活动本质上等同于一切

4、解决问题的活动O"_1J(n只有对第三世界客体的理解才是人文科学的中心问题,关于"理解"的主观活动或起支配作用的状态,也只有通过它与第三世界客体联系才能理解.波普尔的这种理解理论是其向"理解"进军所作的尝试,是其倡导的证伪科学方法论通向人文科学领域的基本进路.在波普尔看来,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归根到底都是运用证伪主义方法来研究.假借理解理论,波普尔顺利将批判理性精神引向了素以"理解"为己任的人文科学,顺应了60年代以来科学观的开放和多元化潮流.由此可见,波普尔的理解理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释义学,也未形成独立体系,而且与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有着共同的基质,对此探讨构成了

5、本文的主要内容.一,"P,一TT—EE—P":科学发现与客观理解共同的模式波普尔科学哲学的根本出发点是研究科学知识的增长或者说科学发现,并可以用公式"P.一TT—EE—P2"描绘其进化图景,这个公式即波普尔所描绘的科学发现的模式.简而言之,科学从问题开始——提出试探性解决的理论——经过批判性检验,排除错误——新的困难形成了新的问题,如此循环,促使客观知识增长."P一TT—EE—P2"这个图式运用很广,它不仅是科学发现的一般模式,而且还可以运用于理解的一般过程.换言之,理解活动也可以展示为图式"P,一TT—EE—P2".深究其实,科学发现模式与客观理解模式在本质上是同构的,

6、都是由问题,猜想(试探性解释),排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目前,众多学者对问题,猜想,排错在科学发现中的地位与作用作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本文重点就上述三个要素在理解中的作用作必要的分析,以使我们可以对科学发现模式与客观理解模式作全面的比较并做出判断.问题在理解中是第一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说得好:"只要-fl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问题,它就充满生命力;而问题的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中止."_2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_3波普尔对此非常赞同,认为科学始于问题,"只有通过问题,我们才能自觉地掌握理论.正是问题迫使我们学习

7、以发展我们的知识,并进行观察和实验活动"._4H不仅如此,波普尔在其理解理论中同样充分彰显问题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问题即矛盾或不一致,是背景知识中固有的预期与其所提示的观察或某种假说等新发现之间的冲突,理解始于问题,理解首先要转化成对问题的理解,为了理解一个命题,一种试探性理论,我们首先要问:问题是什么?问题作为客观理解的逻辑起点,它在理解活动中极其重要.任何理解活动都是围绕着问题以及对问题的解决而展开的,哪怕是诸如"777×l11:862471'这样极其普遍的算术问题也要首先在转化为"在十进位制中777×l11等于什么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